#机车的第一张照片我与我的川崎Z900 从2000年开始玩摩托车,一路玩来,最终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台四缸公升级跑车。这个梦想终于19年参加了重庆摩博会后确定要去玩成了。21年1月订车,经过二个月的等待,于21年3月终于提了我第一台四缸机车,就是川崎Z900。 四缸机车的声浪听着就是无比的舒畅,骑着它随便就破百,油门就只拧了十分之一。从来不敢大力给油,就怕它突然发疯,给你来个起步翻车。没有玩过公升级摩托车的,是无法明白这种担心的。在我拥有它的时间段里,我也是从来没有超过油门的十分之二。毕竟我胆小,不敢大力给油,所以从来没有体验过它的最大功率。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个周末,骑着它和前女友去阳朔吃漓江鱼。从桂林到阳朔大约100公里,清早我出门去接了前女友,就出发了,一路上微风吹扶,前女友在后座抱着我,以最轻快的速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阳朔吃鱼的地方,在漓江的边上,风景如画,有山有水有美食。佳人相伴,人生不过如此。 好景不长,我走路摔了一跤,肩膀受伤,骑不动这重机了,于是,2023年忍痛转让了我的爱车。心里空空的,好像失去了什么。终于,在2023年11月24日,我又看上了我的新欢无极sr250GT,166元下订了。驿动的心让我无法停止对机车的热爱,苦苦等了40天,于2024年1月11日迎来了我的新欢,才骑了150公里,我又在走路的时候摔了一跤,膝盖肿了,只好在家上懂车帝写写文字,好拿个机车小熊。请大家看在我的膝盖上给我点个赞吧!
#提车日记本人互联网从业者,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十余年,现今回到南方-东莞。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所在区域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出于实际的出行及社交需要,于是决定购车。 对于买什么样的车,心里还是比较拿不定。此前没有买过车,对车也没太多了解,可以说是个小白。 个人基本用车需求。1. 回老家600公里左右,每年3~5次。2.日常出行需求,每周一两百公里。3.远驾出游,预计每年2次。 总地来说,用车的频次和里程不会太多,当然也希望能在平衡个人预算的同时满足个人的社交需要。 对于新能源车,有平稳、安静、交互性好、用车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我相信新能源车是趋势,保有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排除了这个选项。理由是,新能源车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带来各种优点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和隐忧。一是里程焦虑,回老家的路约600公里,或许平常时间还不算是什么问题,但到节假日,不免出现拥堵的情况,新能源车会带给我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二是安全问题,电池的安全终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近来新能源车起火的新闻时有发生,并呈增长趋势。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混动也是一个选择。我本来就是一个你小白,应该说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没有办法做到理客中,更多的时候是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观判断。 我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混动,从我的观念和直觉说来,混动更像是汽车变革过程中的过渡形态,由于他的机械构造更为复杂,故障率可能更高。因此,混动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安全、可靠,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用车成本高,驾驶和乘坐体验都要差一些。但因为我的用车频次和里程不多,也没到特别追求驾乘舒适。 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一辆燃油车,二手的奥迪Q3,没错二手的。选择燃油是因为我的用车里程不多,用车成本高一点可以接受。选择奥迪是因为它可能在社交中能给人更多地伴随文本。买Q3是因为个更喜欢SUV,觉得外观很漂亮。买二手是因为,我用车不多的情况下,既可以满足我的需要,还可以少花钱⌓‿⌓ 计划Q3用上2~3年,再看情况添置或置换一辆新源车。 选购过程和价格。 我购买的具体车型为:奥迪Q3 1.4T 2017 标准型,8.2万公里 因为家附近就是二手车聚集地,先是去走店,发现这款车二手市场上真的不多。看了好多家点,这款车只碰见三台,凭借网上也了解的一点知识还有朋友的参考意见,选择了其中一台,果断拿下,10.52万包上牌成交。 群里的车友们,这个价格怎么样 (≖͞_≖̥) 当天交了定金,次日签转让合同,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办里过户当天没有拿到临时车牌,带着老牌子开回家,第二天把老车牌发给商家,商家把临时车牌、登记证、行驶证和发票同城发过来。 来回快递费都是我这边出的~~ 这里觉得有点意思的是选车牌号。先是在商家的指导下,用12123选了号,感觉号都没不太好。因为不太懂规则,还是在商家的唆使下,选定了一个。据说,如果线上选定的号不用的话,两年内不能再在线上选号了。虽然不是太满意,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好,本来打算就用线上选的号了。第二天车管所的人,很意外,给我打电话了,可以电话选号,我不记得有多少个可供选择了,大概报出来5个,我就发现一个很满意,直接确定了。不带4,字母很好读,68结尾,果断选择,这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以为临时牌就是 选定的号,只是用纸打印的而已,临时牌,号也是临时的~~ 白色,外观几乎看不出来是二手车,不过认真看,发出刹车卡钳生锈了,有两个还比较严重,各位车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内饰方面,保持得很好,看得出来原车主是一个很爱车的人。 真皮座骑,很好看,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 感觉难以接受的有:中控屏幕特别小,不支持触控;只有雷达没有倒车影像。不知道怎么升级一下比较好,希望车友们给我一些建议~~ 动力、油耗、操控方面,从目前来看基本满足我的预期,当然我现在刚拿到车,需要开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也希望加入到车友群,与大家一起分享Q3带来的快乐,反馈遇到的问题,作为新人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感谢ANDY圈主推荐
#神龙汽车还能自救吗今天下午16:44东风汽车官微发布消息《东风公布支持神龙可持续发展新举措》,17:13神龙汽车官微发布消息《融入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 打造新神龙》,透露初几个信息:东风集团购买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特定土地,东风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重申继续履行2019年已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 但在双方给出的信息中,都没有明确提及“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具体是什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祖同表示,这是结合东风与Stellantis战略安排,和神龙公司自身特点而实施的重要举措。猴哥查到今天下午17:28,第一财经的新闻稿中提供了更多信息。 该消息称,根据协议条款,东风公司同意以人民币17.14亿元对价收购目标资产,神龙公司同意以人民币17.14亿元出售目标资产。此外,东风集团还与神龙公司达成租赁安排,东风集团将目标资产出租给神龙公司。如果消息属实,那就是说神龙公司武汉工厂(也就是原神龙汽车武汉三厂)的所有权即将划转给神龙汽车的中方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 神龙公司曾经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其中三个位于湖北武汉。也就是神龙一厂、二厂、三厂,而第四工厂则位于四川成都。2021年,神龙公司一工厂土地被政府收回。2022年初,神龙公司将二工厂转让给了东风本田。在神龙汽车的官方网站上,公司地址武汉市蔡甸区枫树五路99号,这就是目前神龙公司武汉工厂所在地,即原神龙汽车武汉三厂。 各位车友想必都知道,新闻所说的目标资产,地点在武汉和襄阳,已被神龙汽车主要用于生产其现有的标致和雪铁龙乘用车以及富康车型。但标致4008、5008、408X,雪铁龙凡尔赛、天逸均在成都工厂生产,不过,所有车型的发动机均在位于湖北襄阳的工厂生产。 今天,东风汽车公布关于神龙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调整安排及支持事项。此次公告的发布,表明了东风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对神龙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已达成一致:一是支持神龙公司可持续发展;二是支持神龙公司全球化发展;三是支持神龙公司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 最近传出的神龙汽车P24 MCA CKD项目,就是神龙汽车正在推进的出口车型。其实,东风标致老408等项目在东南亚等地早年已经推出出口车型,而成都工厂则是雪铁龙凡尔赛的全球唯一产地。 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区首席运营官、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奥立维表示,将携手东风集团,共同支持神龙公司继续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标致和雪铁龙车型、富康车型,支持和扩大神龙公司的整车和零部件全球出口业务。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内卷时代,变局时期,所有从业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蕴含着许多转型发展的机遇。这可能是神龙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