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在远城区,偶尔回家几十公里开车方便,说走就走的旅行更需要一辆车。我是计算机通信行业的,所以对科技配置比较上心,其实挺喜欢现在新能源车各种科技配置的,但是感觉目前的电池技术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直接奔着油车选,以后新能源技术有大的突破再考虑。
12月底提的车,三代H6 2.0MAX星云灰,到现在刚好开了一个月,里程刚1000公里,也有一些用车感受一起写进来了,本来一月底就写完了,一直等到现在贴完膜拍个靓照再发。

贴膜之前,相机颜色有点失真

贴膜之前
个人感觉三代H6 Supreme版本是配置、外观最满意的版本,可惜停售了。
一、简单总结放前面:
空间感受:
说是紧凑型SUV,尺寸接近中型SUV了,这个尺寸做5座车,空间大小可想而知,比以前开的本田CRV完全大一圈。
172的身高,主驾调到最高位,头顶还有一拳多的空间,大腿承托比现在开的CRV感觉稍差点,主要是CRV调座椅调高坐垫前部也会上翘一点,可以把大腿托起来,长时间驾驶会更放松一点。
后排很少坐,只在停车的时候感受了下,腿部空间能跷二郎腿,靠背角度不能调是最大槽点,坐垫感觉再长点就好了,默认的角度短途坐应该还好,如果想瘫着点坐,腰的位置就空了,腿也没有承托了。
后备箱空间在紧凑型SUV里面算顶尖的了,选车的时候也看过和长安CS75Plus的装载空间对比,后备箱能多装一点,比现在开的CRV纵深更深一点,另外因为尾门外凸一点出来,靠门竖着边放行李箱也不会顶到门了。
外观:
路上白色车太多直接PASS了,在黑色和星云灰之间纠结了挺久的,黑色配2.0熏黑轮毂和中网那叫一个帅。可惜没地下车库的停车条件,这边灰大,停外面必须一周洗一次车,黑色只能帅一天。
最后选了星云灰,2.0自带的轮毂和中网都是熏黑的(个人感觉还是1.5的银色中网和轮毂配星云灰协调一些),正面和侧面看都挺好的,前脸把LOGO换个奔驰一点不突兀哈哈。个人感觉侧面是最好看的,带弧度的腰线、底部的镀铬条和整体车窗的造型配合非常完美(车窗上深色贴膜更好,高级感一下就出来了)。

贴膜后

贴膜后

这个颜色接近肉眼看到的
外观最不满意的就是尾部了,不太明白隐藏式排气的设计目的,感觉跟前脸和侧面就不是一个画风的。(看新款H6又把排气弄出来了)
内饰:
内饰颜色在懂车帝上看的时候第一意向是黑白配色(官方叫黑灰),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熊猫色那还能不选,不过后来去4S店看车的时候,有台这个配色的试驾车,白色部分有点灰扑扑的,再加上订车时间离购置税截止比较近了,所以最后就选了默认的全黑内饰。
前排经常摸到和看到的部位都是皮质材料,比起20万的CRV用料良心多了,中控车机不用说了,现在好多比H6贵的车,车机还是个大号蓝牙播放器。
仪表盘也是个小屏幕,和传统的仪表盘区别很大,刚开始还怕白天看不清,实际哪怕大太阳天也完全没问题。不过和手机一样,玻璃屏幕最怕划痕和粘指纹,所以提车后第一时间给仪表盘屏幕和车机屏幕贴上了膜。
中控和门板扶手位置MAX版是钢琴烤漆的亮面,擦干净的时候很好看(高级哈哈~),而且如果有指甲的话也比较容易划伤, Supreme+的金属拉丝面板就很好。提车之前就把中控膜买好了,看圈友买的星空膜,有灯光的时候,布灵布灵的很好看。不知道我买的这家是不是开模有误差,为了贴合按键开孔位置撕了又贴,贴了又撕,最后贴烦了,全撕了扔了(现在换一家重新买贴上了( T﹏T ))。

开了个把月就有划痕了,擦不掉


指纹收集器


前档玻璃中间的盒子上有个USB接口,可以直接给行车记录仪供电,不用再从中控走线绕圈了,额外的惊喜是后备箱左边有一个12V点烟器接口,加装些后记录仪或灯之类的就不用拆车从前面老远走线了,这个部分给长城点赞。
配置:
这个价位国产车配置给的够够的,L2辅助驾驶(环线、高速经常用)、全景影像(朋友看了都说很清晰)、AEB主动刹车(家里人了解作用后感觉很安心)、座椅加热(冬天不冰屁屁了)、全景天窗(可以不用,不能没有)、并线辅助等等,硬件配置也是我选择这车的重要考量。
后面是选车买车提车过程,啰啰嗦嗦写的比较多,懒得看的可以关掉了。
二、选车
选车的时候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各种评测视频看了一堆,选车到买车差不多一年了,H6车友圈都加了200多天了。选车的时候定的预算是15W以下的,而且感觉现在国产车整体水平都不错,想支持下国货,所以基本就定在国产车里了。
最开始其实是看好荣威RX5 MAX,以前老板开的荣威轿车,感觉荣威车还不错(车门刮水条能刮玻璃上水珠,小6羡慕惨了),而且有次加油的时候看到一辆RX5 MAX,外观也还行,LOGO也挺好看的,但是想买科技配置高点的起码次顶配,超过预算所以PASS了。
后来看到长安CS75PLUS的,第一次看到外观的时候一下就吸引住了,特别是前面贯穿示廓灯,而且8AT变速箱挺好。要不是懂车帝出了一期和H6的对拆视频,估计就选CS75P了(后保险杠太不像话了),后来越看CS75P前脸约觉得别扭,总有点鬼火少年的感觉。
所以后来就直接去看三代H6的,因为在网上已经看过很多评测和视频了,配置什么都非常清楚了。主要去就试了一下座椅舒适性以及视野这些的,特别是后排座椅,角度不能调,坐着确实感觉不是很舒服(这也是我提车前唯一觉得不满意的地方)。
三、订车
第1家去的4S店也没有跟我提试驾,只报了一个价我就走了,后来又去了另外一家4S店,一去就让我试驾,本来是想买1.5T的,但是试驾车只有2.0T,试驾其实根本没感觉出来什么(试驾的时候感觉刹车很硬,后面自己的车感觉还好),就感觉动力足,HUD很好用。
本来计划在五一之前买车的,后来一直在外地出差,一直拖到了9月份,中间正好还出了购置税减半政策,还想着幸好没有上半年买车,一下省五千块。9月份之后又起了买车的心思。结果从十一之后疫情断断续续连绵不绝,一直到12月份放开,而且中间厂家也出了购置税补贴和保险补贴(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所有优惠政策都是到12月底,所以赶紧在年前去订车了。
订车的时候是去的离家近的一家4S店(悔不当初,应该去另一家的),因为有优惠政策,所以之前准备买1.5T的预算,现在已经可以提2.0T了,所以只让销售给我报了2.0T落地价(错误示范不要模仿,落地价满意一定要把分项价格列清楚)。提前在网上查过最近的成交价,心理价位基本就是13.2W(错误示范,不要告诉销售了),销售最开始给我报的是13.35,送车膜、脚垫、尾箱垫、方向盘套(后来合同里面没写车膜,我也没注意到,上牌的时候销售还问我几次确定不要送的膜吗,没要也没换点别的东西送我(〒︿〒))。
因为觉得4S店送的也不会是什么很好的,准备全部自己买,所以什么赠品都不准备要的,跟销售商量送的东西能不能折扣车价,直接跟我说不行,而且他的权限只能做到这个价格。我就让他找经理再申请一下,后来他们经理过来给我说了半天,便宜了1000块,礼品还是送那些东西,因为平时也不会讨价还价,还是一个人来的,而且跟预期差不多就接受了(错误示范,最好订车的时候带一个人,哪怕不会还价,在旁边也能防止头脑发热,一下子就交定金了,多跑两家4S店报下价格绝对不亏 )。
我想买的是2.0max星云灰,店里现车只有白色和黑色,白色烂大街了,黑色帅但不经脏,所以坚持要买星云灰(灰色确实耐脏多了,车身一层灰看着也不是很明显)。我是12月6号去的,经理和我说优惠政策只到这个月底,而且月底税务会提前几天关闭结账(不知真假),所以现在订车生产运输过来时间比较紧张,和我约定,如果在23号车到不了店就提店里的现车,我也同意了。
定金直接交了1万(不知道其他车友是怎么样的,做功课的时候看很多都是交三、五千),因为确定不会选别的车了,也不会退,所以当时没有去细究(错误示范,定金是不能退的,所以能少交就少交)。
交了定金之后,销售就给了一个购车合同,里面只写了一个落地价(错误示范,一定要把分项价格写明白,后面细说),赠送的东西。提车日期和销售沟通过的,基本就是一周到半个月。
前面做功课的时候知道哈弗智家上有个9.9买的券可以买,长城合伙人可以核销领积分,懂车帝上也有优惠券,结果时间去提车的时候都忘记了(T_T),所以提车前做的准备最好还是文字记录下来,避免现场变故忘记了。
四、提车
用车需求不是很急迫,所以等车也很佛系,第8天出了车架号,第12天运输到店(当时还不知道12月销量拉跨了,销量高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等半个月)。提车前其实做了很多功课,包括提车要检查什么东西这些的。但是提车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实际上也就简单检查了一下外观以及电气部分功能,发动机舱内部忘记检查了(错误示范,回家之后才发现发动机冷却液刚好低位刻度线了

防冻液刚刚最低刻度
胎压也高了点,玻璃水喷了几次就没了,自己又买了几瓶,其实当时让4S店送一瓶加进去就行了)。
送的方向盘套果然很水,样子也不好看,开回家的路上用了一次后面就拆下来扔了。脚垫也是很普通的单层皮革垫,踩上去就留下一个鞋印,看起来就脏兮兮的,也扔掉换丝圈脚垫了。
验完车交钱的时候,购置税是直接在微信税务上交的,保险是销售给的一个二维码买的。
然后交了一个11.2的车尾款(1W定金),另外交了一个1999的不知道什么钱(起得早又没吃早饭,脑袋还是懵的,让交就交了),发票就只开了一个车款的12.2,总共确实是前面确定的落地价,但是这个1999不知道是什么钱,回家之后我才想起来问销售,销售说这个是赠品的费用,我觉得都说是赠品了,为什么还要收费?这个钱就应该开在车款发票里面。这就是前面说报价的时候,一定要分项写清楚,不要只谈落地价,虽然不影响用车,但是让人心里膈应。
钱都交完之后售后指导用车的时候,一个劲给推销买一个5年15万公里延保,说是有很多原厂不保的易损件都包含在内了,是长城厂家推出的,而且只有新车提车当天能买。其实当时说的时候有点意识到不对,但是一早上人还有点懵,钱都交麻了,一糊涂就买了(错误示范,还是功课没做到位,之前都没有看到车友圈延保这一块的内容,钱多的也不会买这个车,买这车的这个延保还是挺贵的)。后来加了车友群,才知道延保是个坑,还是有一些东西不保的,而且好像各地价格都不一样,有4000多的,我这个交了5000多,而且回家之后才发现这个没有开发票,只给了一个延保合同。
提车的时候4个车胎胎压都在290左右,这个是运输模式打的比较高,车身铭牌上建议是打到240,4S店也没帮忙调整,还好是冬天问题不是很大,自己放气怕放多了(看到车友群里面就有自己放气放多了,又没有充气泵),等后面去贴膜的时候让修理店帮忙弄一下。

提车的时候,特地跟销售说不搞提车仪式,也不用绑红绳了,4S店简单冲了下就开回家了。正好新冠刚阳康,没有嗅觉,也没闻出来车里有没有味,后面嗅觉恢复后确实车里味道挺大,开窗晒了几天就好多了。
2.0 MAX有蓝牙钥匙功能,提车的时候没人跟我说这个,回家后自己根据哈弗智家APP绑定上了(不会弄的提车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个了)。
五、用车感受
车身确实大一些,以前开CRV停立体车库不收后视镜刚好,这个没习惯,第一次停立体车库,注意看右后轮去了,左边耳朵一下给挂到反折过来了,幸好厂家设计了有余量,扳回来试了下折叠都没啥问题。同样一条路CRV一把盘子刚好掉头,小6就得倒一点才行。
车头引擎盖很高,车头盲区很大,下地库从平地转弯进入斜坡口的时候,斜坡中间划分左右车道的塑料防撞杆根本看不到,完全凭感觉赌运气,但是我感觉还是在这贡献了一血,还好塑料杆硬度不搞,车头就留了一点轻微刮痕。
第一箱油油表亮黄灯提醒之后,还在市内开了十几公里快速路,加满油加了49.52升,圈友说油箱是60升的,那么油表亮灯之后应该还有10升油。当然这个只是推测,不建议亮灯之后还长时间跑,尽快去加油。
目前跑了1131公里,油耗B显示8.8L/100km,大部分是在快速路和环线上跑的,过年跑了几百公里高速,如果市内红绿灯走走停停应该在10-12个油。刚开始还把油耗表放在仪表盘上,后来一想,一年也开不了几千公里,老盯着油耗表,反而搞得自己心理不爽,怎么开着舒服怎么来,就把仪表盘上的油耗表换掉了。

2.0动力充足,油门很少踩过半,起步踩重点换挡有顿挫感,踩到底能体验推背感,但是要1、2秒才响应。高速上动力储备很足,到了110再给油,提速很快。以前开CRV,到了110油门踩到底也没有什么感觉,速度是那种线性的慢慢往上拉,但是CVT变速箱确实没有换挡顿挫感。
对各种科技配置比较感兴趣,之前还对车机抱有很大期待,结果拿到车之后试了一下,发现也不能自己安装APP,预装的基本也没什么用,包括听歌软件都不能自己装。特别是导航自带的高德导航版本落后很多,车道提醒不如手机版本好,很多时候快到路口了,才提醒要变道,有的时候就没有机会变过去了。语音还是以前老版本那种特别生硬的机械女声,可选的也没什么好听的语音。
买车之前做功课的时候看到有导航转圈圈的情况,不过后来应该是换了车机供应商,现在好像就没有这个情况了(这幸好没拿车机去吹牛,要不就是另外一个好猫芯片门了)。看车友群都是很久没更新过系统或者导航了,感觉长城这个OTA就是一个噱头,反而现在很多车友都是靠第三方,自己破解升级,也真的是悲哀。
旋钮换挡,刚开始真的不习惯,挪车的时候左右瞎转,现在才慢慢习惯一点。
目前开的不多,暂时就这些感受,后期时间长点再专门写个用车体验吧。
六、问题、槽点
1、车机系统音量控制逻辑存在bug,导航的同时,如果出现车辆警告提醒,比如车道辅助关闭,导航的音量会按照警告提醒音量来播报(导航音量设置的比告警提示音小),突然变得很大声音,搞得一会大一会小,跟神经病一样。
2、300公里后,主驾左侧出现异响,有点像很多小石子磕在玻璃上那种声音。这么成熟的车型,都发售2年了还存在异响,长城不给力啊ヽ(#`Д´)ノ。

保险还不算太贵
在写稿的这段时间正好还解决掉异响问题了,我这个是主驾门锁扣装配的问题,临时缠了点胶布确认了问题点,之前发了篇帖子写了解决过程。
提车半个月400多公里的时候,第1次出现车机死机。早上7点多出门。天气预报应该是-2℃左右,车机显示是0℃,起步导航开了2公里吧,车机突然全部黑屏,仪表盘和中控车机全都黑屏,HUD也没有了,连车速都看不到了,很快自动重启后恢复正常。
以下为个人吐槽,不喜跳过:
车窗刮水条。根本不能刮雨水,洗车后车窗降下去再上来,反而把水痕带在上面,玻璃一片糊。
前档中间驾驶辅助摄像头位置占的位置太大,一个大盒子里面其实空荡荡的(只有supreme+带行车记录仪,不喜欢supreme+的前脸,MAX又不能选装,长城为了推supreme车型真是不做人),非常占前档空间,后面装行车记录仪和ETC的时候不太方便。
噪音。车速80以下还好,高速上到了120噪音特别大,比13年的CRV稍微强一点点。
辅助驾驶。日常用的多的就是车道居中。当然市内用还是有一点点麻烦的地方。就是左右车辆跑偏靠近自己车道的时候,还是会保持居中导致两车距离很近,稍微有点危险。这时候自己打方向,就得稍微给点力。
而智能驾驶辅助,其实就是全速自适应巡航(ACC),在快速路、环线、高速,还挺好用。但是有一点不是很好,就是跟车距离设置。并不会根据车速来自适应调整距离。导致你设置的距离,在市内比较合适,但是在高速必须手动调远一点。如果是在市内有红绿灯的道路不建议使用,因为经常会有车,变道加塞过来,这个时候经常会急刹。而且ACC经常提醒手握方向盘,必须用很大力气握住方向盘,要不然手就得规矩放3、9点位置。(写完之后我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H6是用的扭矩感应,不是握力感应,只要偶尔动下方向盘,给点力度感应器就行)。
360全景,到现在其实还没有看习惯。特别倒车的时候,这个透明底盘,还不如默认就把车侧的视角打开,可以看到车两侧车轮位置。
七、尾巴
写到现在这个时候,长城又准备上一批新的换壳车型了,DHT和PHEV车型价格没竞争力(之前HUD都要选装,现在直接多给1W的优惠了),车机体验差,H6S和神兽上的科技配置不舍得放主力H6上,明明supreme+车型外观变化很大,还要和三代H6同期销售,而且很多配置还非得限定supreme+车型和四驱车型(你个买菜车要四驱干嘛),选配机会都不给。同坦克系列一样的车机,主题都做好了不给H6推送,区别对待。
欧拉R1换名好猫销量逆势翻转,换名字给让长城尝到了甜头,后续大狗、赤兔、神兽、摩卡、拿铁、皮卡的一堆炮,以为让网友投票接了地气,这下直接给接到地府去了,过年问你开什么车回来了?我骑了条哈士奇回来。山东舰航母当初网友投票第一还叫皮皮虾号呢。
从第一代H6开始的国产销量之光,让长城把SUV从H1做到了H9,H6是长城汽车最大功臣和核心主力,是应该拿出心血打造和维护的主力车型,是最不能输的车型。上市后却根本不愿聆听车主的声音,把资源和精力全部投入一堆销量低迷的车型,芝麻也没捡到西瓜还丢了。
感谢H6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