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基本就两种:全车黑化,局部黑化。
有些车适合做全车黑化,比如FREE,很有张力,有战斗气息。而且本身黑色的就已经很黑了,就不需要做额外的黑化。
但是有些车我觉得不适合做全车黑化,比如追光PHEV。虽然做了也会好看,但是需要黑化的部分可能就不只是车门边,车窗,前唇,包括轮毂都要做。但是追光的车身姿态不那么具有战斗气息,所以全车黑化不那么有张力。
而且我觉得追光PHEV尤其是我这个19吋的轮毂挺漂亮的,黑化了反而不精神,所以决定不动这个轮毂的情况下,搭配局部黑化,这就简单了。既然轮毂是黑银两色,那车身也保留一部分镀铬条:只黑化下半部分车边条和前唇。保留车窗边和后视镜的亮化条。
黑化膜一般也有两种选择:亮黑,碳纤维纹。
先做个碳纤维纹试一下:

效果差强人意:碳纤维纹路的贴纸在室内是黑色的,在室外有反光的情况下就显现成灰色的了。毕竟是印刷的贴纸,并没有碳纤维构件的真实纹路和表面的清漆,效果不好。还是用亮黑膜。
亮黑膜的施工就不说了,贴这点边框和前唇还是比较简单的事儿。
大家别问我多少钱,各地各店有自己的价,请大家自己问吧。我也没问,因为我在一家改装店储了不少值,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吧,我也不管了,随他们扣吧。
下面看看贴完的效果。


虽然黑化了,但是因为原来门下边框的镀铬条奥体凹凸比较大,所以在光线影响下,原来那一条的造型还是很清晰的。

前唇两侧的“鲶鱼须”也贴上了。

各有各的风格吧,有人喜欢亮晶晶,有人喜欢黑乎乎。我喜欢黑乎乎搭配一点亮晶晶。

这19吋的轮毂看着特别轻巧。我很喜欢这个轮毂的设计。

黑化之后,上半部分显得更纤薄。但是下半身显得更臃肿。。。
以前那些年,大家不都爱说嘛:“好车的车窗都是窄窄的,瘦瘦的。”下边条黑化之后,显得下半部分略微臃肿,但是上半部分更纤细了。我猜原来设计师是想要传统“三段式”的视觉体验,所以在下门框加了一道这么“粗壮”的镀铬条。
但是,我要说,这是个很懒惰的设计手法。比例不好就靠画眉毛,纯粹靠装饰,真的是视觉上感觉很割裂。


车顶吸盘式行李箱支架也有,抽空架上试试。
差不多就是下图类似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