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车需求
这几年一直想换车,开始想换个A0级的小电车代步,但去年华为智驾横空出世,直接解锁我对新车的必选功能——智能驾驶。
二、车型对比
明确新需求后,从去年年中起我看了问界M5、7、9,智界S7,小鹏G6、9和X9,智己LS6、L6,极氪007、001,小米su7,基本覆盖了主流智驾车品牌,唯独缺少理想汽车。我的家人最近问我为什么从没听我说过理想,突然就买了理想呢?我也很奇怪,理想去年卖了37万台车,而且在新能源车企中率先实现了盈利(晚于比亚迪),可我这两年为啥一直没有关注理想汽车呢?我试着在自我认同的思维骗局里找一下原因:
一是车价太高,超出了我的预算。这点是事实,我确实不想买30万以上的车,但理想L7的价格是能接受的,而且比理想贵的问界M9和小鹏X9我也去看了,唯独忽略了理想,所以这点不成立。
二是我原先计划买纯电,所以对增程关注少。这也是事实,但还是那句话,为啥我去看了问界呢?
三是负面的舆论比较多,影响了我的选择和判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理想汽车是塑料底盘(其实是塑料护板),还有其他一些,受这些消息的影响,让我对理想有了偏见,而且我也曾和别人说过一些理想的负面信息。
四是理想智驾水平不行,让我直接pass。网上都说华为和小鹏是国内智驾第一梯队,其他都不行。所以当我把智驾水平作为车最重要的功能后,就pass了很多品牌。这一点绝对是主因,这也是前两点里,我去看问界而不看理想的主要原因。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4月份,4月18日理想L6发布,我和wanwan正好没事就随便看了一下,没想到竟然全程看完了,我们俩一致认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车。关于家庭的用车需求,理想还是拿捏的很准确的。当时唯一犹豫的就是理想的智驾能力,所以我拖到4月30日才下定,打算五一期间去实际试驾一下。


三、试乘试驾
5月2日晚上,太原理想店销售员跨城给我做上门试驾,当时我们的八线小城还没开城市NOA,于是趁着高速免费,上高速体验了高速NOA,在城市里体验了带红绿灯识别和变道功能的LCC,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理想的智驾感觉优于去年年底的华为智驾。其他的底盘、操控、舒适度、大模型对话、车机娱乐都没得说,所以就基本锁定L6了。但当时wanwan没和我一起试驾,为了形成一致意见,我就退了4月30日的订单,在发布权益最后一天5月7日晚又重新下定,这样wanwan就有7天的时间去进行试驾。
5月12日,我和wanwan一起去太原理想店,她试驾感受了L6的城市NOA,全程人工接管一次,表现令人满意,试驾后就锁单了。
理想汽车就是这样,从一堆的负面信息里摆脱出来,只需要一次试驾。同级别里外观、配置、做工、舒适度、科技娱乐都表现出色,这就是一年37万销量的原因。
四、选配
针对新车上市权益,家人喜欢小象灰,我觉得21寸的轮胎太薄了不耐造,就选了小象灰+20寸轮毂。看车前从屏幕里看我们都不喜欢橙色内饰,但实际一看还挺好看,而且还耐脏,所以就选了橙色内饰。
五、提车
就这样,5月12日锁单,6月21日车辆生产完成,在等待44天之后,6月25日我们终于提车,成为有理想的一家人。

返程时我们开着理想L6,静谧的空间,舒适的座椅,开启按摩和座椅通风,完全是家的感受。100公里的高速智驾全程0接管,途中试了试加速和超车,又爽又稳!
提车时也送走了我的老奇骏,陪伴了我们13年多,带我们穿越青藏高原,踏遍呼伦草原,陪伴Crystal两年跨城高中旅程,无数次往返于家与家乡之间,13个寒暑风霜雪雨的陪伴,一次都没掉过链子,是我们忠实可靠的老伙计。


刚好赶上6月26日前可以申请6.0版本城市无图NOA,就提交了申请,28号已经推送升级,但因为我高速智驾和辅助驾驶里程还不到1000公里,所以现在还用不了城市无图NOA。


下周末Crystal回国,我们开L6去接她,往返接近1000公里,正好把无图NOA解锁了,期待无图的精彩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