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大众与江淮汽车于2017年12月成立,历时6年半首款纯电动车ID.与众UNYX终于上市了,从大众汽车持股75%和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来看,ID.与众UNYX必然成为了纯德系车,也可以说这款车与德国本土大众在质量和用料上几乎无异。相比国内南北大众的ID.数字系列在做工和质量上更为细节和厚重。

据门店销售介绍,ID.与众在2026年前将会发布4款车,这款ID. UNYX只是前菜,这款车并不是以销量为主,更多的是看中口碑、推广和门店销售网络的完善。并且大众ID.与众的车都会出口,完全是按照德系标准建造。
所以了解了来龙去脉让我更加对ID.与众的首款车ID. UNYX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期待试驾纯德系出口车的体验。

【基本情况】
本次试驾车型为2024款ID. UNYX Ultra 长续航版。
本次试驾路线为城市道路,试驾体验了时速80过城市桥梁、时速70连续过城市硬井盖道路、急刹、百公里加速、L2智能辅助驾驶等整车体验。
试驾城市为上海,天气晴,气温为35度,到店试乘试驾体验时间约2小时。
《静态感受》
【外观】
看到ID. UNYX实车很难与ID.4联系在一起,之前很多人说这款车就是ID.4 Coupe,也就是溜背ID.4或者跟海外版ID.5比较像,但实车完全不是这样。ID. UNYX在车身高度、空间、造型更像大众子品牌西雅特Cupra Tavascan ,几乎就是换标的Cupra Tavascan!

但是仔细看,外观还是有不同之处。其实从上汽大众的凌渡L开始,大众的改款或者换代车型的前脸外观越来越“蛙里蛙气”,ID. UNYX依然如此,前脸造型更偏向于内凹,搭配“大大”的大灯,真的很像,相比Cupra Tavascan 缺少了点霸气,更多的是面带“笑脸”和秀气,不过ID. UNYX的大灯比较犀利,有种眯着眼睛大笑的感觉,但又有点严肃。

尾部可以说与西雅特Cupra Tavascan 一模一样,但是我觉得很酷、很轮廓分明,又很具有运动感。贯穿式的尾灯搭配红色发光LOGO让它很具有辨识度,尾灯跟前大灯一样都是犀利表情,微微上扬的黑色尾翼让整个熏黑的尾灯变得更宽了,颜值提升。整个黑色下包围占据了整个尾部的1/3,运动感立竿见影,下包围的黑色塑料板有四个棱角分明的造型,加上全黑四边形造型的装饰板,让整个尾部显得特别锋利,犹如时刻处于运动超跑模式。

我是爱上了这个尾部造型,从侧面看它有三个凸起的棱角,搭配溜背造型,显得格外运动感满满,又有点特斯拉model Y的感觉,怎能让人不喜欢!

侧面也与西雅特Cupra Tavascan一模一样,犀利凸显的特征线和下部内凹锋利的造型,还是很耐看的,搭配21寸轮胎,有种越野车的即视感。就是感觉尾部溜背的角度有点短了,显得尾部特别短小,有点不太协调,要是溜背能再长点,角度在大点就更好了。

有个最大的亮点是,首次使用大众金标,非常亮眼好看,还有金色的车身油漆配色,这一套搭配下来在路上的回头率简直无敌了!


【内饰】
内饰中控依然与西雅特Cupra Tavascan保持一致,放车机的中控台区域凸出,两侧往外扩大,设计更立体,也更运动时尚,还是挺不错的设计。

车机设计为15寸的悬浮屏,与大众ID.7一样,仪表台还是保持与ID.数字系列一样,为5.3英寸,我就觉得仪表台屏幕尺寸太小了,并且黑边区域很大,不够美观,也不够大气。但据门店销售介绍,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为了与方向盘的半幅空间结合,让驾驶者能更方便和清晰的看清楚仪表台显示的内容,并且设计为梯形造型也都是配合方向盘半幅的空间。作为一名大众ID.3老车主,这样的解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不过解释的很符合用车场景,学到了。但是屏幕黑边取消或者减少,做成无边框的仪表台不是更好、更美观!

内饰的前排座椅设计更像是赛车风格,座椅坐垫和靠背的边框更宽,包裹性会更好,头枕下部有黑色钢琴烤漆装饰板,运动感拉满,从后排看过去显得前排座椅特别厚实和宽阔,给人的感觉用料扎实。后排座椅的设计就比较中规中矩了,但靠背依然设计了腰部包裹,增加了运动造型,但是靠背一眼看上去角度有点小。


四门的造型立体感还是比较强的,中间凸起一条轮廓增加了运动感,但是车内空间就会显得有点拥挤。门板全部设计了像劳斯莱斯星空顶一样的氛围灯设计,看着非常时尚,很喜欢。门把手的造型也变了,使用了钢琴烤漆材质,也变细了,质感和手感都挺不错的。


整个内饰几乎都用上了软包和皮质材质,尤其是中控的软包很柔软,估计以后都看不到大众特有的硬塑料材质了。

驾驶方式还是大众电车通用的怀挡,只是使用的还是ID.7的一套设计,包括7月31日换新上市的ID.3和ID.4X都用上这一套怀挡设计,做到了大众特有的统一。

【车机】
车机使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屏幕材质为LCD,分辨率为2K,相比之前的大众车机在流畅度、语音、智能化、功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语音还是不能控制车窗的开关。但是我觉得在语音助手的人像上变得更加仿真,可以AI语音克隆,将自己的声音或者家人的声音录制换成语音助手的播报声音,也可以通过app将语音助手的人物形象捏成你想要的样子,增加了趣味性、可玩性和互动性,这应该是大众车机变化最大的点了。

而且这次还增加了数字钥匙功能,将数字钥匙变成了标配,可以不用再带机械钥匙,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门、车窗、尾门的开关,而且即使没有机械钥匙也不影响车辆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智能化。大众这几年在智能化上进步明显,逐步缩小与国产车的差距。通过OCU通信模块的信号和信息完善,在线寻车等线上操作也变得越来越流畅和稳定。

总体体验下来,我觉得大众在完善和提升智能化水平。前段时间已经看到ID.4X的激光雷达智驾版车型在路试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城市NOA就会在ID.车上实现。
【乘坐空间】
ID. UNYX的乘坐空间还是比较舒服的,座椅也比较柔软,顶配车型的座椅都是皮质+翻毛皮材质,很舒服,但是像夏天的散热性就会差点。试驾车用的是中配车型,就是简单的仿皮材质,没有座椅通风功能,只有座椅加热、按摩和记忆功能。

大众ID. UNYX最大的优点就是座椅与底盘有比较大的空间,可以完全将脚伸进去,间接增加了腿部活动空间,坐在后排腿部依然可以伸起二郎腿,而且座椅坐垫比较宽,可以很好的支撑腿部。后排底盘相对比较平,没有凸起部分,即使坐在后排中间位置也能有很不错的乘坐舒适度,中间座椅不再是硬板凳设计。



但是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比较小,不能保持半躺状态,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后备箱的空间会很大。同时后排座椅相对三角窗而言比较靠后,三角窗的位置比较靠前,下车的时候头很容易撞到三角窗装饰板上,我在试驾过程中撞到了两次,主要还是习惯不同,之前ID.设计都是处于持平状态,所以还不太习惯。主要还是溜背造型的缘故,三角窗无法再后移了,这算是一个小缺点吧!

坐在前排,座椅的坐垫的包裹性和腰部的包裹性都挺不错,有种坐轿车的感觉。同时坐在副驾驶位,脚步踏板的坡度比较大,腿部伸长的距离比较大,感觉空间很大。

整个车内的乘坐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搭配不可开启全景天窗,让车内显得更为宽阔和亮堂,就是大夏天的温度高,太阳直晒会比较热,天幕不敢开!

【储物空间】
ID. UNYX的溜背造型设计让后备箱的空间显得格外宽敞,即使放大件物品也不在话下,后备箱打开的角度比较大,储物没什么压力。但是ID. UNYX的后备箱设计不像之前国产的ID.4,后备箱的宽度不及ID.4,后备箱两侧车身宽度比较宽,有点像知己L6的风格,但好在尾部两侧做了内凹挖孔设计,也能存放点瓶瓶罐罐的小物品,但最好自己再买个隔板。由于后排角度比较小,也间接释放了更多的后备箱储物空间。


其余储物空间主要集中在悬浮式中控台,让中控台下部可以存放些日常随手使用的小物品;中控扶手箱的空间比较一般,它设计了像两层,最上面有个小平台,但是如果设计成直筒空间会不会更大呢;接着就是四门储物格,比较一般,后门的储物格比较小,估计放两瓶500ml饮用水有点难度,前排还算凑合,比较中规中矩。


作为运动款车型,储物空间主要集中在溜背的后备箱,其余储物标准一般。
《动态感受》
【动力】
试驾的车型为2024款ID. UNYX Ultra 长续航版,搭配的动力方式为后置后驱单电机,动力最大为231马力,但是车身重量为2166千克,这个动力属实有点小了,驾驶过程中如果用经济或者舒适模式就显得动力有点肉,使用运动模式动力冲劲更猛。但即使动力有点肉,起步响应还是比较快的,就是提速不及我的大众ID.3和之前体验的ID.4X!

驾驶过程中整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厚重,乘坐还是比较舒服的,使用D踩油门那种动力加速的推背感和松油门后的拖拽感很轻,感觉电机工作比较流畅,不像我的大众ID.3给我的推背感和点头感强烈。
在使用B档时,油门一送就有明显的拖拽感,这也跟我的ID.3一致,但是ID. UNYX相对比较舒适点,眩晕感比较轻,这也可能跟车身重和动力弱有关。

唯一的缺点就是刹车踏板软,这也是鼓刹的弊端,没错,ID. UNYX依然采用的是后轮鼓刹设计。刹车轻轻踩下去是没有明显刹车效果的,几乎刹车的前半段是没有明显刹车效果,刹车踏板很软,这点也跟我的大众ID.3一样,如果之前没有体验过大众ID.车型,一上手你会比较担心刹不住,但是我觉得ID. UNYX比我的ID.3刹车踏板还要软。我是按照驾驶ID.3的习惯驾驶ID. UNYX的,在低速行驶时,刹车要踩到底才会有刹车效果,在高速行驶时,你要提前踩下刹车踏板,尽量踩深点,不然真会刹不住,刚上手试驾时我也是有点担心,也在一些路段因为刹车问题把自己吓一跳。真希望大众能改一下刹车踏板制动逻辑,最后将鼓刹换掉。


【方向盘】
ID. UNYX的方向盘设计与南北大众的ID.数字系列的车型是一样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圆形,在方向盘下部设计了平角造型,看着不那么单调,同时在下半幅造型采用钢琴烤漆材质并搭配与车型外观一致的颜色配色,还是挺时尚的。但是在功能按键上可以说是与南北大众最新上市的途观L PRO和迈腾B9是一样的。功能按键设计与我的大众ID.3相比,唯一不太习惯的是音量键放在了左侧,整个按键还是触控和震动反馈,熄火后按键是熄灭的,并且按键是按不动的,整个使用过程还是感觉比较时尚的,触控按键的声音是直接连接到音响的,还是挺有未来感的。

在驾驶过程中方向盘还是比较轻的,驾驶操控比较省力,也比较轻松,尤其是较快速度(80时速)过桥梁或者颠簸路面时方向盘给我的反馈和感觉都是比较稳的,整车的厚重感比较出色。尤其是转弯半径很小,只有4.7米,就拿我的ID.3来说了,都说ID.3的转弯半径小,掉头时方向盘打死,只要跨一个车道,而ID. UNYX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方向盘转动到我熟悉的位置时竟然还没有打死,还能转动1/4幅度,这就在掉头时一个车道就能完成了,有时候想想这么大、这么重的车竟然操控如此轻松。不过只有低配和中配是4.7米的转弯半径,顶配四驱版的转弯半径为5.5米。

【底盘悬挂】
底盘厚重、沉稳,悬挂软硬适中是我试驾体验ID. UNYX的最大感受。平时驾驶ID.3已经2.6万公里,其中也驾驶体验过ID.4X跑过长途,也行了2000多公里,但都没有ID. UNYX给我的厚重和沉稳感受,相比ID. UNYX我觉得ID.3和ID.4X还是有点轻飘。其中ID.4X的车身重量与ID. UNYX也差不多,也有2吨多,所以重量并不是影响底盘厚重感的因素,我觉得主要因素还是用料,ID. UNYX的用料更实在、钣金也更厚实。


同时ID. UNYX支持DCC自适应底盘调教系统,可以根据路面情况、操作等实时自动调节减震器阻尼,让驾乘更舒适,所以ID. UNYX的悬挂也比ID.4X舒适。
尤其是在80时速过坡度比较大的桥梁时,整个底盘悬挂还是软硬适中,但又带点硬。上桥梁时,底盘悬挂承压能力让我感觉不出我在上坡,在下桥梁时底盘悬挂支撑力很足,整车下沉的幅度比较小,能稳稳的接住,没有感觉到很明显的失重感,当下桥梁结束后悬挂一次回弹结束,没有感觉到车身晃动。但当以60-70时速过硬井盖或者减速带时,就感觉底盘悬挂偏硬,悬挂回弹一次结束,不拖泥带水,不会因为软和产生大幅度晃动。就包括在60时速急刹刹停也是,虽然点头感很明显,但底盘悬挂也就一次回弹结束,这个过程就感觉底盘悬挂牵引力很大,就像在用很大力将车身拉回来。同时安全带束紧能强,能让你稳稳坐在座椅上。


整个底盘悬挂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很沉稳的厚重感,这在ID.3和ID.4X上都没有体验过的,这或许就是纯德系德国标准与国产的区别吧!
【隔音/音质】
ID. UNYX试驾车为中配,用的是固特异轮胎,轮胎尺寸为235/50 R20,但是却没什么胎噪;车窗玻璃也是普通的单层玻璃,隔音效果却比我的ID.3好。我的ID.3为韩泰轮胎,轮胎尺寸为215/55 R18,但是胎噪很大,一般车速到30时速就能听到明显“嗡嗡嗡”的声音,车速120时速以上车载音乐都无法盖住噪声,理论上应该是轮胎越大胎噪越大,ID. UNYX却没有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胎噪的因素还是轮胎品牌和轮罩用料有关,也间接说明ID. UNYX的用料还是不错的,胎噪效果我觉得挺满意的。

我体验的ID.3和ID.4X在较快时速都会不约而同的在A柱处听到比较明显的风噪。这次特意留意了一下ID. UNYX,在80时速行驶时却没有明显的风噪,甚至将车速提到90也没有很明显的风噪,可以说比ID.3和ID.4X的风噪要小的多,这是挺让我意外的,只能说ID. UNYX在设计和用料上更显诚意。

本次试驾体验的车配有哈曼卡顿扬声器,共有12个扬声器,扬声器并不多,相比国产车的几十个扬声器而言算是大巫见小巫了,但是我觉得音质我觉得很不错,低音也算给力,整体调教算中等水平,整体立体声效果还是比较浑厚的。
【智能辅助驾驶】
ID. UNYX没有国产车的激光雷达,也没有NOA智驾,有的只是L2智能辅助驾驶。但是该智能辅助驾驶包含自适应巡航、半自动辅助驾驶、车前测距监控系统、转向自动变道、自动泊车、HUD等功能,这些功能其实在ID.3和ID.4X上都比较相似,作为一名大众ID.3车主在体验ID. UNYX总是那么熟悉,但又有不同!

由于ID. UNYX车机芯片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相比我的ID.3要更智能和顺滑流畅。比如说开启半自动辅助驾驶,它的自动跟车设计逻辑就比我的ID.3要顺滑。前车减速或者停止时,即使我试驾的车速为80,也能在较远的距离就开始明显出现减速,直至缓慢停止,给人一种安全感;但是我的ID.3的表现就比较生猛,不到最后一刻丝毫没有减速迹象,给我一种快要“撞上”的不安感,情不自禁就会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时刻准备急刹,虽然最终能刹住,但是点头感明显明显,舒适度不及ID. UNYX。所以ID. UNYX在半自动辅助驾驶模式下能做到早早识别、提前减速、稳稳停下,给驾乘人员更为舒适的体验。

在使用半自动辅助驾驶时,由于有道路识别功能,能识别限速标识,即使设置了一定的速度行驶,也会因限速标识自动调节到限速值。不过车速低于限速值,系统不会自动调整,依然按照你设定的时速自动驾驶;但是当行驶车速高于限速值会自动调节到限速的最高值,不过不会自动调节回原设定值,比如说当前设定80时速自动驾驶,路牌限速60,会自动调节到60车速行驶。但缺点就是有些道路因有学校或者修路临时设置的限速牌,因为只有一段路,需要反复手动调节车速就比较烦;优点就是不会超速,只会低于限速,不过车机界面也可以关闭此项功能。

在转向自动变道过程中,我的还是比较流畅的,如果变道车道后方没有车辆,转向后立即自动变道,变道过程车速略有下降,大概下降时速5km/h左右,变道完成就会立即恢复到设定时速,就是加速过程中还是能感觉到提速的推背感;当变道车道后方有车辆时,变道就会有点犹豫,当外后视镜变道辅助灯亮时,不会变道,只有外后视镜变道辅助灯不亮才会变道,变道过程依然是先降低点时速,等车辆进入车道内再提速到设定时速。
智能泊车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划有停车线才能识别,如果没有停车线也是可以识别的,但前提条件要是在两辆车中间,位置要比较宽敞才行。智能泊车过程还是比较快的,也比较顺滑,但稍微有点急刹和猛加速的情况,不够温柔,但都能顺利的停到车位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车位的选择是系统自己选择最近的停车位,不支持自选车位,这点就没有理想、问界智能。

【能耗分享】
本次试驾里程大概21公里,其中试驾员开的比较温柔,7公里的路程依然开出了27.3kWh100km,我大概开了14公里,电耗比他还高,累计行驶里程为891公里,平均电耗为24.2kWh/100km,由于是试驾车,驾驶过程比较短,天气炎热,空调等多因素影响,电耗仅作参考。

【价格分享】
ID. UNYX目前的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其中最大的优惠就是订单5000元抵15000元了,等于降价1万元。还有个比较大的优惠是厂家的置换补贴1万元,只要你之前有车,只要置换购买ID. UNYX都可以享受1万元的补贴。支持0首付两年免息贷款,支持0首付五年2%的低息贷款。如果在上海,还有1万元的置换补贴,如果在嘉定还有1000元的购车补贴。累计优惠3.1万元!
当然,还有国家补贴等优惠政策,购买新能源有最高2万元置换补贴。所以购买ID. UNYX综合优惠最高5.1万元,我觉得目前购车这个价格还可以接受。

《总结》
ID. UNYX外观时尚、大气,金标大众logo格外亮眼,再加上很浓的德系范,在驾乘质感、厚重感上表现都很不错,再加上尾部“大众汽车”标识,有种开进口车的感觉。

车内配置、内饰用料都比较用心,而且车内没有任何异味,用料比较环保、健康。
ID. UNYX是大众ID.与众的首款车,就目前而言还是比较用心的一款车,但是依然摆脱不了扣扣搜搜的尴尬局面,比如说热泵空调依然选装、金色装饰套件原装,就不能大气点全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