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D3聪明款取代了笨蛋款,销量也是节节攀高。有不少新车主刚加入ID3这个大家庭,汇总了一些高频次的用车问题及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驾驭ID3。


直奔主题,不说废话。
1️⃣ 莫名其妙的“动态续航”。
一开始,ID.3仪表的这个动态续航确实有点让人晕头转向。
刚提车那段时间,充满电显示续航能有500+,心中窃喜,感觉这是反向虚标。然而,好景不长,一开空调,续航显示直接掉100km,吓得空调都不敢开。北方到了冬天,冰雪严寒+暖风,那更是夸张,75%的电量显示续航只有180km,简直怀疑人生,是不是电池坏了?



其实,这并不是电池坏了。车辆的续航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驾驶习惯、速度、空调、地势、道路、天气、温度、载重、胎压等等,而电车由于补能速度慢,所以就更加明显了。
以CLCT标准续航450km为例:如果仪表始终按照标准续航450km来显示,完全不考虑上述因素,那么就比较容易出现以下这种情况——正行驶中,剩余里程或电量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甚至会突然变0%电量、行驶中突然断电,导致车辆趴窝,还有可能造成意外发生。驾驶员不能提前并准确的掌握车辆当前真实续航水平,不能够提前预判给车辆及时充电。
而“动态续航”的逻辑就是:将上述影响的因素都作为计算的参数,记录车辆日常行驶数据,通过大数据的算法来预估当前驾驶车辆的即时续航。


比如,当你计划驾驶车辆前往300公里外的地方时,出发时仪表显示的续航里程为350公里。然而,行驶途中突遇大雨,且为了防止车窗起雾,你不得不开启空调AC开关。这时,仪表的剩余里程就会根据这个变化自动修正。修正后的剩余里程如果不足以抵达目的地,驾驶员一看心里就有会下续航降预期,并提前规划前方充电桩点,避免了因电量耗尽而导致的车辆抛锚,最后不得不喊救援,不仅耗时耗力,还都是满满的焦虑。


都说电车就是个大号手机,某些方面来说确实相似。手机玩游戏、看视频、打电话的续航时长各不相同,电车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咱们日常使用ID3时,动态续航的缺点就是它大部分时间里显示的都明显低于450km的官方标称续航,心里难免会有落差。而优点就是,只需要根据车辆仪表显示的即时剩余里程来规划自己的行程,做到提前预判,及时充电就可以避免抛锚的事情。


但是我要吐槽一下:动态续航这套逻辑它居然贯穿了整个软件层面?!车机、仪表、APP无一例外,并没有根据应用不同而适配,这就导致有时候用起来别扭。
比如,同一台车,同一个桩,我今天充电时,它可能显示充电速度为71km/小时,下次充可能就是62km/小时。到了天热或天冷导致电耗升高时,这个数字甚至能减少到35km/小时,但充电桩实际输出功率并未变化,始终为7KW。这其实就是动态续航逻辑的延伸→日常电耗高,同功率充电数值就低,反之,充电数值就高。但这个延伸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习惯,不直观还容易造成误解。


快充时,则是按照固定的功率换算的里程显示,例如: 100kw时显示800km/小时,80kw时显示640km/小时,40kw时显示320km/小时,依然没有当前充电的各项参数数值。
除了通过第三方充电APP 能看到充电参数,剩下只有在使用大众APP“充电地图”这个功能充电时,才能获取具体的充电数据。不得不感慨,是不是跟功率显示有仇,典型的脑残设计。好好的功率不显示功率,非要绕着弯显示。


提示:无论你是21笨蛋款还是最新25聪明款,由于ID3电池包默认锁电,实际可用电量均为52.8度。锁电是为了应急准备的,当仪表显示电量已经为0%,低速仍可以行驶约10km,尽快找到位于该范围内的充电桩即可。


2️⃣充电这个“老大难"。
还记得第一次充电时,满头大汗搞了半个小时,才明白为什么充不进去电——电池优化模式默认开启,设置上限是80%,而当前电量是81%,怪不得呢。关闭它或者电量低于80%再去充电。

■充电时的几种常见问题
①充不满就跳枪。 充电站设置了SOC上限或其他保护性措施,就会出现明明车机上设置的是100%,充电至95%或者98%就自动跳枪的,个别站点甚至设置的更低,只有80%。这个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让充多少就多少吧。


②充电开始正常,中途中断,自动跳枪。跳枪的原因也不少,简单分为两类,一是车的问题,二是充电桩的问题。 ID全系都是有多点位的温度检测的,不仅电池内部有,电池外的EBOX、充电插座口都有安全措施,当检测到充电口或其他部位有高温,就会保护性的自动跳枪。安全措施多固然安全,但缺点就是有个风吹草动的就有可能跳枪。一般遇到这种,我就是换个桩或者去其他充电站试一下,基本上就好了,所以大概率就是充电桩或者充电站线路问题。如果换了充电桩或者充电站,依旧无法解决,始终不能正常充电,那就有可能是车辆的充电模块有问题,需要回4s进行检测。


③始终无法正常充电或充电速率很低。充电站限制、设备老化缺乏维护或充电协议支持问题,例如充电设备老化或电路故障,导致的无法正常充电。再者该站同时有较多车辆充电,且高温直晒。充电协议引起的问题并不多见,因为现在的新充电桩在生产时,都会匹配大量主流协议,例如国标GB2011、GB2015,甚至还有兼容模式。

缺乏维护是比较常见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随意将充电枪头扔在地上导致的污损或进水引发故障,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从自身做起,充完电一定随手将枪归还原位。

如果充电站富裕桩很多,遇到不能充电故障或者充电很慢的情况建议更换到其他桩位,尽量选择左右前后均无车辆的位置。如果站点满员,那么只好换其他站点了。


④扫码失败或提示无效二维码。扫码失败这个原因就多了,多数是二维码损毁或者运营方问题,具体情况有很多,就不展开说了,换桩或换充电站吧。用大众app的”充电地图“功能进行扫码充电时,有时候明明充电站就在app里显示,自己找的也对,但反复扫码就是提示无效二维码。 这个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当前使用的这个桩,并没有进入大众的合作平台。比如这个站一共4台充电桩,只有2台是在合作平台内的,而另外2台可能是后加装的,就没有在合作平台内。二是旁边可能还有一个充电站,两个站很近,你找错了站,尤其高速服务区这种情况很常见。
■另外,充电难,还体现在“拔枪难”
表现形式就是,无论是快充还是慢充,也无论充电指示灯是白灯、绿灯、红灯,都有可能锁枪,导致无法正常拔出。

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反复按遥控钥匙的闭锁、开锁、闭锁、开锁,这样重复尝试解锁。但我发现,在日常充电时,按正确方法操作,绝大多数情况都可以避免锁枪的情况出现。

车友间的通用经验是→顺利拔充电枪的核心三要素:
①充电口没有电流通过,处于完全断电状态。
②车辆没有通电,例如空调开启中。
③车辆处于解锁状态。
非常正确,但我觉得需要补充一点,是新手最应该注意的,那就是: 不要急、不要慌。
很多时候遇到这类问题,都是忙中出错,自己搞昏了头。

插枪时,要确保插到底,避免推入不到位,处于半卡状态,很容易导致充完电解锁时完全卡死。
拔枪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断电,断电,断电”,然后解锁车辆,最后拔枪。

⚠️设置了预约充电的要注意了,一定确认 APP“充电管理” 中显示的状态不是 ”等待充电“。否则,你去拔枪,就会拔不出来。这是因为你的车辆处在预约充电模式下,且充电桩处于启动状态,是有微弱电流输出的。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断开家用充电桩的电源或操作家用充电桩进入待机模式。

如你使用快充,那么尽量等APP上或快充设备提示可以拔枪或者听到明显的”咔嗒“解锁声以后,再去拔枪。
拔枪后,将充电枪挂回原位,不要忘记盖上车辆充电盖。
万一遇到特殊问题,确认完全断电了还是锁枪,那么应急拔枪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后备箱打开,右手侧,有个小盖板,打开,里面有个黄色的拉绳,向下拉一下解锁。要注意,此种方法只适合慢充桩,快充桩不适用。


②个别快充桩的枪卡扣设计的比较紧,一只手经常只能拔出来1/4的样子。一定先推回去,再按压解锁键,同时双手抱住枪头,向上⬆️轻微提一下,才能顺利完全拔出。另外,快充桩在充电枪上设置有紧急拉绳或拉环,类似加油枪,一般是插入应急孔内顶一下解锁。


小提示:车机上充电设置里的“降低交流电充电电流”,这个开关仅对慢充有效。通过限制充电功率来降低对外部线路的要求,电路老旧的话能更安全的充电。
该设置选项共有两处可以开启,效果是有不同的。 开启车机上的此开关,慢充电流会从7kw降低至1.8kw。 而使用APP里“充电场景”开启此开关,慢充电流会从7KW降低至3.5KW,并且可以在充电过程中随意切换。
3️⃣频繁跳出的各类“故障”
①各种故障灯和提示。
“电驱动装置工作不正确”、”车前测距监控系统可用性受限“、”紧急呼叫功能受限“等等,最开始我看到是有些慌的,不知道是不是车子坏了。而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基本视而不见。实际上,大多数警告灯都是一过性的,并不会影响正常驾驶。
比如,“”车前测距监控系统可用性受限“,这个黄色感叹号故障灯有点像是燃油车上的自检灯一样,每次启动总要亮一下的,启动跑起来就会消失,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雷达正常的测距自检信号。而如果是行驶途中,突然出现跳出这个,大概率就是摄像头或雷达脏了,喷一下雨刮水、清洗下前挡风可能就好了。日常有条件的话,经常把前后的雷达都擦一下,前挡风玻璃刮干净,这种故障的提示就会少很多。
其他警告灯大同小异,并且随着车辆行驶的越多,慢慢磨合,2万公里以后就很少触发警告灯了。


②软件故障或网络中断。
例如“组件保护已激活”、“当前网络状态不可用”、Carplay突然连不上了、APP里突然不更新车辆位置不更新、行驶数据不更新了,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
比如,carplay连不上。将手机上、车机上包括蓝牙、wifi等相关设置统统删除,重连即可。
再比如,车机没有网络、无法登陆个人账户、APP没有车辆定位信息等跟网络有关的故障。只需要将手机APP上的账号退出,车机上的账号也退出,锁车,远离车辆,至少半小时以后再回来,先登录手机APP账号,再扫码登录车机账号,绝大部分都可以得到解决。

③被前后的防碰撞系统AEB吓到。
要知道这类功能其实都是硬件配合软件算法实现的,那就一定存在误报。它的简单逻辑就是宁误报不漏报。特别是,当你的脚不在刹车踏板上或刹车踏板踩下的力度不够时。不过,这个是有触发条件的,并不会出现高速也急刹从而导致危险之类的。反倒是日常在市区内行驶,激烈驾驶比较容易触发,尤其是快速穿插变道、“刀片超车”、“倒车踩电门”。当然,如果你就是喜欢激烈驾驶的话,可以选择临时关闭测距系统的主开关。个人是不建议关闭的,那怕10次误报只要触发1次是正确的,绝对值回票价了。何况误报率远没有这么高。

另外,倒车时,可以手动关闭“泊车制动”,也可以单独关闭"autohold",降低倒车时突然刹停的几率。当然,好的驾驶习惯也必不可少,那就是倒车时,脚要放在刹车踏板上轻带刹车溜进车位。


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功能
语音功能,语音可以控制空调却不能控制车窗,可以切换驾驶模式却不能控制雨刷。
“你好,大众”,唤醒经常失效,其实也好解决,先按一次方向盘上的语音按键,下一次就可以直接语音唤醒了。为什么?不为什么,主打一个半自动

隔空手势模式,自从发现开启后误触的几率更高了,就直接禁止了,再没用过,车机死机的频率随之也下降了。所以,少安装没用软件,关闭不需要的功能,确实可以降低车机卡顿或死机。



小提示:车机出现小问题或黑屏,不必惊慌。长按屏幕左下的开关键不松手,大概15秒后就会重启。就像是手机关机重启一样,一些软性故障手动重启就可以解决。

最后写给想买电车的准车主:
截止目前,电池技术并没有突破。所以,不要心存幻想。市面上的电车,可能在能耗上有所差异,但标称不打折扣的还没有出现。因此,入手前,就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官方标称的续航公里数÷2,是否还够你的用车需求? 够就买,买了就不要过度关注,像你的手机一样,勤给它充电就好,过度关注只会增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