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成为第一批星舰7车主,在此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用车感受。


一、买车背景
23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的我,一直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虽然住的地方离律所只有几百米,但转为执业律师后经常需要在市里东跑西跑,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近的地方有时候坐坐地铁感觉还行,但去一些很偏的法院或者看守所就很麻烦了。每次出门只能打网约车,而且返程的车还特别难约,时间一长,自己买车这件事就被提上日程了。
二、购车预算
由于刚毕业不久,除了政府给的毕业补贴,自己手里也没几万块钱。结合目前市面上厂家的免息政策,综合考虑就是10-13万的预算。
三、选车历程
我买车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空间大,所以选车的时候自己更倾向于SUV。为什么会喜欢SUV?
就是因为我对象有一辆星瑞,虽然星瑞在同级别车中空间算还可以的,但是由于我身高的原因,坐在副驾会比较顶头,每次需要把座椅往后倾才会坐的比较舒服。但在10-13w这个价位也买不到中大型轿车的那种空间感,所以在这个价位,对比轿车,SUV的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跟对象的星瑞合照
那么为什么要选星舰7?
大致原因就是这个价位的合资SUV比较拉胯,然后自己用车也更倾向于国产车。这些年国产车的发展就跟当年国产手机一样,价格便宜,配置多,性价比拉满。因为已经有一辆油车了,而且自己平时主要在市区跑。同时感觉对象的星瑞挺不错,那目光自然就放到了买吉利新能源上,其他品牌就通通pass了。
经过对比,初定L7的115plus版、E5的440探索版和星舰7的120探索版。于是乎11月底和对象去了当地银河4S店,试驾了L7、E5以及星舰7。就驾驶体验而言,L7要厚重一点,E5偏轻,星舰7介于两者之间。

L7试驾车

E5试驾车

星舰7展车正脸

星舰7展车尾部

星舰7试驾车实拍
由于4s店明确表示L7的plus版落地价不可能做到13w内,再结合L7中控没有实体按键,也没有配备电尾门(后备箱较重,关闭起来过于艰难),并且我对动力也没啥要求,综合考虑L7就被pass了。
E5相对于L7和星舰7而言,体积相对小巧,虽然车小一些,但车内空间确实还可以(后备箱很能装),还限时送L2辅助驾驶。对比L7和星舰7的混动,E5的纯电在市区确实要省很多,就是产能受限,等车周期过长。
星舰7相比前面二者,配置更均衡一些,相应的配置该有的都有,基本满足我的用车需求,空间足够大,并且限时送HUD抬头显示,就是预售价稍微偏高,毕竟价格才体现对应的配置香不香。
看完三辆车后,综合考虑就是等星舰7的正式售价出来,再在E5和星舰7之间做抉择,同时考虑到有时候需要长途旅行或者回老家(单程400多公里),所以自己其实是更倾向于星舰7的。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12月6日,满心期待的看着发布会,当正式售价发布的时候,自己心中暗喜,官降1w的价格的确很香。于是立马在app上升级大定,并联系了当时加微信的销售,大晚上冒着小雨去了4s店交定金留车。


四、提车价格
星舰7毕竟是新车,所以正式售价就是统一的裸车价了。因为自己没有旧车置换,也没有省补,优惠的话其实只有app上小定500-2000的活动(除去自己500的意向金),就是优惠1500。有一个吐槽的点就是4s店的签合同环节,厂商有8万24期免息政策(我只想贷4万),但经销商不给你少贷,必须要贷满8万,并收取1500的手续费和500的上牌费。虽然后期销售说可以免掉手续费,但最后自己为了省麻烦,在家人的帮扶下付了全款。
具体总价如下:
122800-1500(小定优惠)+5300(保险)+500(上牌费)=127100
除了厂商赠送的TPE脚垫和随车充,4s店只送了个便宜毛毯(等于没送),开票价是裸车价减去1500的小定优惠,也就是121300。
因为当天提车的人太多,4s店并没有找我推销延保服务(正合我意)。

小定优惠卡

4s店待交付的车

我的星舰7

从早上等到天黑才开始上牌环节
五、买车攻略
首先肯定是在网上关注自己喜爱的车型,然后在懂车帝上加入车型对比,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合适的配置,接着去对应的车友圈逛逛做参考,获取当前市场上大致的优惠力度,做到心里有个谱,然后再去4s店试驾、谈价格,这样才不容易踩坑被销售忽悠。
当然新车除外,毕竟刚出来肯定是没有很大优惠的,完全看对不对自己的胃口,喜欢买就对了,早买早享受。
提车时,一定要先检查车况,包括漆面有没有损伤、玻璃有没有破损、地盘电池有没有剐蹭等等,确定没问题后再去付钱,不然付完钱车有问题谁也说不清。接着开完发票,等待保险生效,上完临牌回家即可。
当然很多4s店会推荐延保服务,这个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购买。
六、用车体验
车跟人一样,既然有优点,那么必然也会有不足的地方。
(一)星舰7优点
1.尺寸外观
在尺寸方面,星舰7车长4740mm,轴距2755mm,在紧凑型SUV中算大块头,空间足够大,确实比同级别的轿车坐着舒服。并且驾驶位和后排空间都很富余,坐在后排可以跷二郎腿,头顶空间也合适。座椅放倒后的后备箱搭配上床垫,绝对是出门旅行郊游必备的移动大床。

前排空间

后排空间

后备箱空间
在外观方面,星舰7属于沉稳类型,非常适合家用。前后一体式的车灯很有科技感。特别是进气格栅的下沉设计,车尾排气管的隐藏设计,让其更具纯电车的设计感,在路上开着很有辨识度。我买的颜色是烟波灰,去4s店提车的时候一眼望去全是银色的,加自己的车在内就两辆灰色,不过灰色挺耐脏倒是真的。

前车灯

后尾灯
2.内饰方面
星舰7的内饰一进去就很吸引人,对比油车很有科技感。我选的是棕色内饰,相比白色的感觉要耐脏一点点,基本上有黄色皮质包裹的地方都是软软的,摸起来手感很棒。棉花糖座椅坐着确实舒服,支撑性蛮到位,长时间坐着也不觉得累。

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就是副驾储物箱上有个可以翻折的小挂钩,如果平时买带汤的小吃可以挂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汤汁泼洒出来。

挂钩翻折后

关闭储物箱的效果
3.动力方面
纯电模式下,起步很快,特别是排在第一位等红绿灯时,一脚油门直接甩出后面车一截,在城市快速路上超车,星舰7的动力也是随叫随到。由于提车到现在还没有跑过高速,所以无法反馈真实的数据,但毕竟是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高速上的表现肯定是没有涡轮增压那么强的,结合我自己的用车场景,这个动力是完全足够了。
4.续航表现
说到续航,在满油满电状态下,仪表盘上大约显示1420km左右的续航。除非早晚高峰遇到大堵车我会切换到纯电,其他时候一直用的智能模式。纯电模式下,120km的续航在市区通勤肯定是足够了,就是一直用纯电会增加充电频率。智能模式下,系统默认低于50几纯电续航时开始保电(当然这个可以自己设置),在低速状态下系统使用纯电行驶,加速到一定速度后发动机介入开始用油。因为考虑到首保之前需要磨合磨合发动机,所以就没有当纯电车用,提车时加满的油现在还剩90%几,目测还可以用挺久。

5.用车成本
用车成本主要还是看大家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是当纯电车开,那么日常开销确实会比较低。如果嫌每天充电麻烦,那就用混动,毕竟有电机的介入,实际油耗也会比燃油车低不少。我自己目前只充过4次电,因为保电的缘故,都是从55km左右续航时开始充,就是每次充一半的电。我这边白天的电价大概在1.1-1.3左右,充满一次大约在10块钱。如果加上提车时送的电,以5次计算,大约就是50块钱的电费,然后加上消耗的一些油,结合目前的行驶里程,相比油车还是比较划算的。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相比纯电车,混动需要跟燃油车一样保养发动机,所以在保养费用上肯定比纯电车要多一些。

里程总计

100km预估电耗

100km预估油耗
6.地盘表现
星舰7的底盘调教偏软,在过坡道和坑洼地时会有软弹的感觉,当然是很厚实的软弹,不是要起飞的那种,实际体验下来还是蛮舒服的。底盘同样也很扎实,在高速行驶中很稳重,变道超车非常丝滑。在急转弯的情况下,车身也没有过多倾斜。
7.车机表现
车机当然是用上了最新的Flyme,相比银河OS,在UI设计上更加分,分区清晰,操作简单,对比老系统确实有了质的提升。加上我对象是个魅族粉(家里十来部魅族手机),所以后期就不需要单独购买手机体验车机互联了(狗头保护)。
Flyme应用在车机上,那绝对是有技术优势的,依然记得当年开创的小窗模式,那是真的方便,当别人还在切换app回消息时,你只需要点个小窗就能做到聊天娱乐两不误。虽然没买车时就听网上说车机搭载的芯片不太行,但实际使用下来还是挺流畅的,语音识别很精准。

简洁的车机桌面

有趣的车外提示音

随车应用自带爱奇艺
(二)星舰7缺点
1.手动撑杆
可能是成本控制,星舰7没有液压撑杆,用的手动的杆子,这对女生来说是很不友好的。平时加玻璃水时,确实是一种挑战,因为机盖是真的非常重,要抬老半天。换对象去抬,也需要用很大的力,然后再去找撑杆固定住。
2.座椅褶皱
说到座椅,确实坐着很舒服,比较软,但提车没几天就褶皱了,而且是恢复不回去的那种,如果有强迫症,就会看着很难受。低配的车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情况,反正目前看来带座椅加热的第一批车主中,很多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3.发动机声音
由于是1.5的自吸,所以星舰7的发动机声音是比较大的,毕竟就112马力,小马拉大车,肯定跟L7的1.5T不能比。马力小其实都无所谓,就是声音不太好听,不像燃油车发动机发出的那种轰鸣声,星舰7发动机介入时发出的声音很像拖拉机(狗头保护)。虽然在高速情况下声音就不那么像了,但是在城区跑,每次发动机介入发出的声音,我都想赶紧减速到纯电介入,生怕别人盯着我看。
七、总结
星舰7在空间方面绝对是满足我预期的,符合我选车的特定要求。同时配置也很丰富,该有的都有,如LED大灯、后视镜折叠加热、座椅通风加热、HUD抬头显示,Flyme的16扬声器、头枕音响、L2辅助驾驶、电动后尾门、Flyme车机、全景天窗。说实话,在这个价位,这些配置,大部分合资品牌是完全给不到的。
每辆车都没有那么完美,你可以嫌弃不买它,但是你得承认,正是因为国产的进步,才让大家花10来万块钱就能享受到以前花二三十万才能得到的配置。
最后放一些实拍图供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