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蔚来全新ES6正式上市。
新车在配置上做了全面升级:7.1.4杜比全景声音响、201英寸的AR大屏,副驾驶三区加热、还有SPA按摩、22向自由调节,以及高达1016T的极致算力。
这款车被各界寄予厚望,也被视为蔚来的救命稻草。
因为自去年以来,蔚来的财务状况阴云笼罩。
2022年净亏损高达144.37亿元,同比扩大了259.4%,毛利率则从2021年的18.9%,滑落至2022年的13.7%,股价在一年内砍到膝盖,狂跌近70%。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蔚来一度被视为最有希望的一个。2020年,蔚来的全年交付量达到43728辆,位居三巨头之首。
可是三年后的今天,蔚来已经被理想和小鹏甩在了身后。尤其是今年三月以来,蔚来的销量遭遇滑铁卢,三四月份分别环比下跌14.6%和35.8%。
进入五月份,蔚来依然没能走出颓势,销量继续环比下跌7.55%,在国产电动车销量榜上跌到了第十名的位置。
作为昔日“蔚小理”的带头大哥,蔚来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除了与理想小鹏的差距越来越大,连哪吒、零跑、极氪这些曾经不起眼的对手,销量也已经跑到了蔚来的前面。
前有狼后有虎,蔚来的未来可谓凶险万分。
因为蔚来业绩不佳,对它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
讨厌蔚来的人始终觉得它是韭菜收割机,卖着奔驰宝马的价格,性能和品质却差强人意。蔚来的所谓“高级感”不过是浪得虚名。
而喜欢蔚来的人一如既往地把蔚来当做良心企业,毕竟它为用户做了那么多,甚至多到快把钱烧完了。
首先得佩服蔚来的胆识与魄力,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车企,竟然立志要做中国本土的汽车豪华品牌。
这是几代中国造车人梦寐以求的事,蔚来做到了。
这背后固然得益于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崛起,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情怀使然。
毕竟身处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人一直渴望拥有自己的奔驰宝马或者特斯拉。对于中国人而言,造一台豪华汽车,从技术上讲已经不是难事。
用狂人李书福的话说就是:造汽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有啥难的?
按照李书福的逻辑,所谓豪华车就是在四个轮子和两排沙发以外,再配几个按摩椅和电加热,体验感不就上来了吗?
但蔚来走得比李书福更远,创始人李斌有过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历,他把互联网的精髓——社群思维移植到了汽车行业。
从创立伊始,蔚来就致力于建立一个网络社区,与用户零距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好伙伴。
在蔚来的APP上,用户可以直接与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沟通,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车子的质量、性能与售后服务。
请注意,是与蔚来的管理者直接沟通,而不是传统4S店的销售或服务人员,因为蔚来取消了4S店这种传统模式,而是以线下体验店为中心,把卖车做成了类似零售行业的SPA模式,即从策划、制造到零售全部整合起来,没有经销商,以便更加贴近用户。
除了迅速解答用户的疑难问题,蔚来APP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对产品的建议发到群里,蔚来则酌情采纳,优化产品。据说蔚来的使用指南,也是与用户共同创作的。

所以蔚来APP相当于一个天涯论坛,车友们可以在此分享、吐槽、诉说各种生活趣事,还可以站内组群,邀请志同道合的车友一起加入。
偶尔的,李斌也会进来冒个泡,与车友们互动聊天,倾听建议。
蔚来最疯狂的“宠粉行动”,是2017年的一次车友会。
那一年,蔚来包了9架飞机、15家五星级酒店,160辆大巴,并聘请知名乐队现场做客,开启了一场欢乐轰趴。
那一夜,大家记住了蔚来的好,更记住了它的壕。
而此时距离蔚来成立仅仅过了三年。
很显然,蔚来上述一系列做法都在模仿小米,从建立社群,鼓励分享,到根据用户反馈改进产品,再到盛大的线下宠粉活动,李斌的目标很明确:要把蔚来打造成最懂用户的车企。
除此之外,蔚来还为用户建立了一个超级服务链。
2018年,蔚来推出首款量产车ES8,比产品更让人咋舌的,是号称“服务无忧”的套餐服务,一年只需14800元,就能享受包括车辆免费维修、免费保养、三项保险等服务。
一个价格包含三项服务,蔚来创下了汽车行业的记录。
但身为蔚来车主,你能享受的远不止这些。
还有为老业主免费更换电池、故障快速响应、违章处理代办、保养上门取车。
而蔚来的门店,也不是简单的汽车商店。
它会建造一个剧场,安排周末演出。它会设计图书馆、咖啡厅和儿童乐园,甚至帮用户鉴定红酒。
它还会组织海量的亲子活动,让娃娃从小就记住蔚来。
但这些还不是蔚来的硬菜。
真正让蔚来花血本的地方,是它的换电服务。
众所周知,电动车目前最大的痛点是续航,用充电桩充电至少需要30分钟,蔚来则通过换电站解决了这个问题。
换电站的工作原理是:车主把车开到站内的工作台上,由起重机把车辆抬高,然后让载具把电池卸掉,换上新的电池,整个过程仅需3—5分钟。
这对车主是莫大的便利,对蔚来却是无尽的烧钱。
蔚来第一代换电站的成本在300万左右,第二代成本尽管降低了一半,但和充电桩相比依然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毕竟一根充电桩的成本也就几万元,蔚来还得包括设备建造和保养,以及昂贵的电池采购,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要普及这项服务,蔚来就得造更多的换电站。更多的换电站需要花更多钱,只有让销量跑上去才能平摊成本,蔚来计划在2023年新增超过1000座换电站,总投入超过30亿元。
据蔚来2022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企业的物业、厂房和设备总计156.6亿,比2020年增加了足足三倍多,其中的大部分都来自换电设备。
换电站,正成为蔚来的巨型吞金兽。
某种程度上,蔚来造的不是车,而是一个超级平台,产品是它的内核,网络和硬件是它的外延。
一方面,它拥有比传统车企更加细致周全的售后服务,其边界已经拓展到了用户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它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他们把蔚来当成了家,甚至愿意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帮蔚来推介新用户,帮企业渡过难关。
它甚至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换电站,为车主更好地解决充电问题。正如当年京东与亚马逊自建物流体系,蔚来则通过打造充电设施,重新定义电动车行业。
正如李斌所言,蔚来要打造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可惜他的愿景过于宏大了。
当情怀被成本透支的时候,用户与韭菜只有一步之遥。
蔚来为自己构建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为抵御对手的侵蚀,这座城池需要一条宽广的护城河。
蔚来的护城河在哪里?有人会不假思索的说:用户呗。
诚然,蔚来的用户服务在一众车企中的确做到了极致,但问题在于,这些服务对手们难道做不到吗?
无论是超级实惠的服务套餐,还是APP里的社区论坛,还有各种细致周到的服务,丰富多彩的宠粉活动,这些诚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对手们也能做到。
他们之所以没有做,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李斌那么强悍的融资能力,或许是由于他们不想拼命烧钱。
也可能源于一个简单的道理:护城河不是光靠。
事实上,随着成本的不断攀升,蔚来的交付问题和质量问题一再为人诟病。个别产品因为屡次交付延迟,让蔚来的生产能力饱受质疑。
近期有网友还吐槽蔚来的服务变相“涨价”,NOP+增强领航辅助Beta版免费试用期结束,换电权益由原来每月6次,调整为每月4次。
对蔚来而言,以上这些也许都无伤大雅,蔚来最大的问题,是还未找到自己真正的护城河。
一款豪华车的护城河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品牌。
你可能会反驳,难道蔚来不注重品牌建设吗?它的那么多粉丝又如何解释?
不错,但这依然不够,或者说,这离真正的豪华品牌还相差甚远。
这里不得不提蔚来的另一个学习榜样——雷克萨斯。

乍一看,蔚来的售后服务与雷克萨斯很像:免费保养,贵宾级礼遇,各种赠礼,甚至连门店里剧场和亲子游乐园等设置,也是跟雷克萨斯4S店学的。
李斌曾放出豪言,蔚来2023年的销量要超越雷克萨斯。徒弟抢师傅的饭碗,够志气的。
但问题在于,雷克萨斯的杀手锏难道仅仅是售后服务吗?
别看雷克萨斯这两年在中国卖得不咋地,在北美和中东地区,却依旧是豪华车的一哥,尤其在美国,雷克萨斯常年位居豪华品牌销量第一,欧美老牌都不是它的对手。
想理解雷克萨斯今天的成功,有必要了解它的第一款车LS400。
众所周知,雷克萨斯是丰田旗下的高端品牌,但日本人不想让外国人知道它的出身,于是就起了个洋名。
1983年,LS400在北美上市,这款车承载了丰田进军豪华车市场的雄心。产品从立项到推出,足足花了六年,其中投入了60名设计师,24个工程团队、1400名工程师、2300名技术人员,前后投资超过10亿美元。
为了研发这款新车,丰田的工程师们特地去美国生活了个把月,潜心研究美国有钱人的生活,只为摸透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据说光是设计LS400的真皮座椅,团队就用了两年时间,雷克萨斯已经把LS400当成了工艺品对待。
时至今日,雷克萨斯仍旧以超级过硬的精工闻名于世,连美国与德国厂商都惊叹不已,学了很多年都学不会。
反观蔚来汽车,它的产品主要以代工为主,还是与第三方合作生产的,这也决定了蔚来作为豪华车的产品力将大打折扣,它尚未具备丰田那样强大的品控能力。
而严苛的品控与精致的细节,恰恰是豪华品牌得以深入人心的关键。
既然是豪车,你在用户眼中就必须是一件艺术品,得耐看,耐摸,而不是一架单纯的代步工具。
除了产品过硬,LS400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拍广告。
LS400的广告直到今天看依然经典,雷克萨斯把一个香槟塔放在前引擎盖上,然后发动引擎,香槟塔纹丝不动!这个广告直接把雷克萨斯最突出的性能展示给观众:安静、平稳、优雅。

你可能会说,国产电动车资金有限,做广告是浪费钱。而且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蔚来靠网络社群照样能圈粉,干嘛还要用广告这种老掉牙的方式?
也许对廉价品牌是如此,可对于豪华品牌而言则不然。
因为豪华品牌除了使用价值,还有情绪价值,包括满足用户的虚荣心,让他们获得超凡的体验等等。
所以这就需要品牌具备一定的调性,能让观众直观感受你的形象,可能是霸道的,可能是高贵的,也可能是神秘的。
但蔚来并未带来类似的感觉,它给人的印象是模糊的,缺乏灵魂,无非是科技配置叠加超值服务,很难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品牌溢价更是无从谈起。
这里还得说到雷克萨斯的另一个聪明之处:LS400当初只在美国上市。
为啥不在日本本土推出?因为对日本人而言,他们对丰田太熟悉了,即便换了个商标依旧认得出来,雷克萨斯再高端,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一台大号的丰田车而已。
但美国人就不同,日系豪华车很多美国人并没有见识过,雷克萨斯的出现让他们感到新鲜又神秘,反而能引起更多的关注。
等雷克萨斯在美国卖火了,日本人这才发现,原来咱们有一款豪华车在西方卖得这么好,既然洋鬼子喜欢,咱们也要一辆!
毕竟,日本人也是崇洋媚外的。
豪华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情绪价值,它需要产品为内核,品牌作为势能,而雷克萨斯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只用几年时间就在强者如林的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
当然,这一切还与雷克萨斯的性价比有关。
LS400对标奔驰S与宝马7系,但价格只有前两者的五分之三左右,这得益于丰田变态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是许多欧美厂商望尘莫及的。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雷克萨斯当年再怎么烧钱,终归有丰田爸爸兜着,大不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至于败光家底。
但国内造车新势力没有这个条件,投资人的钱不可能拿来随便烧,现实条件注定了蔚小理们无法单靠烧钱搞扩张。
还有人不以为然,那么特斯拉呢?

特斯拉是蔚来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同样以豪华电动车的代表自居。与国内一众新能源车企一样,特斯拉不爱打广告,不爱玩噱头,有的只是“科技与狠活”。
实际上,特斯拉所谓的“豪华感”更多是由掌门人马斯克赋予的,因为马斯克这个人故事太多,行事又过于张扬,上天入地,赚钱泡妞,乔布斯之后已经找不到比他更具国际知名度的企业家。
这就涉及到豪华品牌的另一个杀手锏:故事。
不错,豪华车是需要故事的,因为故事能提供情绪价值。
奢侈品如LV、香奈儿,迪奥,他们的创始人都有故事。名酒、名表、名车,背后也都是故事。
没有故事,何以豪华。
尤其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奢侈品,更是如此。
因为当你决定花大把钱买一件非实用品的时候,你就已经变得非理性了。
豪华车实用吗?一点都不实用,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工业巨大的浪费。
因为你买它们不是为了简单满足功能偏好,而是别的东西,它能让你获得内心的愉悦、俯视众生的快感,哪怕仅仅是为了一时的爽歪歪。
这才是豪华车的精髓,百年来始终不变。
豪华是门玄学,但蔚来尚未参透,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同样任重而道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