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年价格战开幕,奇瑞吉利企图逼宫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务必呈阅头像务必呈阅头像
    务必呈阅03-19

    2025 年开年,中国车市硝烟再起。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的市场震荡尚未平息,一场由奇瑞、吉利等车企掀起的价格风暴已悄然逼近比亚迪的王座。这场战争不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技术平权与性价比的终极博弈,更是传统车企向新能源霸主发起的正面挑战。

    比亚迪智驾 “平权” 重构战场规则

    比亚迪率先打出 “技术平权” 牌,在 2 月 10 日的智能化发布会上宣布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包括 7 万元级的海鸥也搭载 “天神之眼 C” 系统,支持高速 NOA 和自动泊车。这一策略迅速点燃市场热情,多地 4S 店周末客流翻倍,试驾车日均接待超 40 波,订单转化率高达 6-7 成。数据显示,1 月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同比激增,海鸥、海豚(图片|配置|询价)等 A0 级车型虽受吉利星愿冲击,但全系智驾车型的增量弥补了部分缺口。

    吉利 “低价高配” 直击比亚迪腹地

    面对比亚迪的智驾攻势,吉利银河以 “错位竞争” 出牌。三天内推出 L6 EM-i 和 L7 EM-i 两款新车,起售价分别为 7.98 万元和 11.58 万元,直接对标比亚迪秦 PLUS 和宋 PLUS DM-i 智驾版,价格优势达 2 万元。银河虽未配备智驾,却以 14.6 英寸中控屏、8155 芯片座舱、通风加热按摩座椅等 “彩电沙发” 配置吸引消费者。数据显示,银河 L6/L7 上市首月订单破万,1 月银河品牌销量突破 9 万辆,车型更以月销 2.8 万辆力压海鸥、海豚,成为 A0 级市场新标杆。

    奇瑞 “全域降价” 搅局市场格局

    曾以 “理工男” 形象示人的奇瑞,在 2025 年突然变身 “价格战杀手”。全系车型启动 “全球车,国民价” 活动,奇瑞品牌限时一口价低至 4.99 万元,捷途、星途等子品牌亦推出万元级补贴。数据显示,奇瑞 1 月销量同比增长 10.3%,但国内市场份额仍落后于比亚迪、吉利。此次降价被业内解读为 “出海受阻后的国内突围”,奇瑞试图通过价格优势抢占下沉市场,同时为新能源转型争取时间窗口。

    行业洗牌加速,价格战转向技术竞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两月新能源车平均降价 3 万元,降幅 13%,纯电车型降幅达 17%。然而,价格战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直言:“2025 年很难再卷价格,会卷配置。” 比亚迪通过自研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将智驾成本压缩 50%,推动行业进入 “智驾标配时代”;吉利 3 月宣布全系车型搭载 “千里浩瀚 AI 智驾系统”,试图弥补技术短板;长安则计划在 10 万元车型上标配激光雷达。

    专家观点:价格战终将让位于技术话语权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呼吁 “价格战转向科技战”,指出行业需在智能化、品质和服务上突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预测,随着国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地,3 月后价格战压力或有所缓解,但行业洗牌将持续加剧。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已降至 4.4%,部分车企单车亏损超 5000 元,而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优势,2025 年目标销量 500 万辆,其中 50% 车型将配备智驾。

    结语:谁能笑到最后?

    2025 年的价格战已演变为 “技术普惠” 与 “规模效应” 的双重竞赛。比亚迪以智驾平权构筑护城河,吉利、奇瑞则试图以性价比撕开缺口。然而,随着消费者对智驾的认知提升,缺乏技术迭代能力的车企恐将陷入被动。正如余承东所言:“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这场战争的胜负,或将在 2025 年底揭晓 —— 是比亚迪巩固王座,还是吉利、奇瑞等后来者改写历史?答案正在市场的硝烟中逐渐清晰。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