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纵向对比了很多车,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消费用途,以及用车场景,我主要是一个人上下班开,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特斯拉model3,其实纠结犹豫过modely等等,包括小米su7,试驾之后,我觉得model3有点大于缺点。
1,model3的操控让我流连忘返,硬但是更可以叫韧,高速行驶瞬间变道信心十足,我有100%的把握在内心里,无数次确认,这车我在掌握。
2,踏板响应,虽然现在国产电车踏板延时已经大幅度缩小,小米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但是高速瞬间变道后的加速,model3的反应明显比小米su7快,体感明显。
3,方向盘虚位,model3真的就是指哪打哪,随心所欲。
4,电耗问题,我日常行驶开的猛的情况下11.8度电每百公里,正常行驶9.8-10.2度电每百公里之间,长续航车电池是lg的三元锂容量是76度多,我一般充90%,开到20%,可以开到500km上下,高速行驶定速107电耗12.3度左右,127电耗13.5度左右。
5,智驾及安全辅助,特斯拉救了我两次,目前行驶20000公里,一次前车突然抛锚,我跟车太近,特斯拉向左利用缝隙过了去,回看镜头,差点点就会撞上,还有一次就是鬼探头事件。我承认在国内智驾快速发展的时代,特斯拉显得拘谨,有些功能并不完善,但是如果你只想高速用用ap,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试驾后立刻下订,操控之王名不虚传。后驱完全够用。到手第一件事胎压下调到2.7,牺牲续航和转向换舒适度和抓地力。
很巧,隔壁车位跟我同一天换的车,不过是y。
外观好看,驾驶体验很棒特别是转向精准,但是内部需要自己买东西装修。空间两人够用。
火星人9527:主打个高性价比
MangozZ:车很好的
车是好车外观简约、内饰朴素。长续航四驱双电机版本动力响应很好,动力随叫随到。标准模式起步踩一点车就很冲,舒适模式很适合日常带家人出行。车辆的操控很灵活,日常行驶中的快速转向指哪打哪丝毫不拖泥带水。车辆多大的问题就是空间问题,主驾身高稍微高一点,座椅坐姿就要靠后,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就会有点小不适合高个人群坐后排。
毛豆3在如今的中国新能源20w级的市场中,不能算是产品力很高的存在,但无奈家里人就认这个牌子,算是辆优点很明显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的车。
优点:
1操控:从提车到现在开了1000km,不得不说毛豆3在同级别最能打的还是操控了。改款过后虽然向舒适性进行了妥协,但是精准的转向,几乎0延迟的电门,稳定的过弯姿态还是能激起我更多的驾驶欲望。
2电控:其他车友反映特斯拉的电控做得也特别好,但是我开得电车比较少,没有对比很难直观体验出电控的好坏,但还是姑且列出来。
3外观:每个人审美不一样,至少在我这里毛豆3的外观还是很好看的,可以作为他的一个优点,尤其是在选配了19寸轮毂之后。
4内饰:毛坯,但是设计得不错,好看耐看。其实这也是比较主观的一项。
5空间:没错,空间。对我来说一辆4m7的车能做到这种空间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基本用车场景就是上下班通勤以及偶尔载npy,后排载人的机会很少,所以毛豆3的空间对我来说很优秀,对于我这种体型比较大的人来说主驾也很宽敞,丝毫没有逼仄感。
6服务:全国直营,没有什么套路,价格透明。
缺点:
1内饰:是的,还是内饰虽然简约好看,但真的太毛坯了,原车黑内看着会有点单调,类似毛毡材质的地板给我的体验感也不好,包了一套白色全包会好看很多(白色好看但是不耐脏,而且这是另外的价钱了)。
2转向灯:按钮转向灯能习惯,但是还是不如拨杆好用。而且转向灯和远光灯按钮紧挨着,有时候想打远光,很容易按成右转。另一个被大家吐槽的屏幕换挡个人觉得挺好用的。
3性价比:特斯拉好开好用,但是抛开体验谈参数的话和同级别对比性价比不高,23w的后驱标续还是只有60度的磷酸铁锂以及全系都是400v。对比同级别其他产品想到这个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一点不平衡。但是抛开参数看体验的话其实没什么,续航和充电速度对我来说都很满意。
4服务:提车体验有点不好,我提车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工厂放假+季度初很多产量都供出口了,所以等了很久。销售也是人机销售,对话只有那么几句,最后也是成功错过地补。
5智能化:无论是在智能辅助驾驶还是智能语音这一块,特斯拉只能说能用,但是不如大部分国产主流的电车品牌。
最后说一下车辆本身的尺寸吧,我个人喜欢低趴的轿车,所以他同级别中偏低矮偏短对我来说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而且也会更轻更小巧,操控更好。附上一些我的毛豆3和朋友的理想l6,我姐的小米的对比。
总结:如果只谈操控和用车体验,特斯拉是一辆好车,也难怪销量会这么好。但是如果真的要看性价比以及智能化,那一众国产品牌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四字箴言成语:60度铁锂成本低是缺点,但是重量低是优点,友商同级100度三元锂刚好相反,要综合来看。
用户8514725680032:谁会经常去找800V充电桩充电
PriusCC:如果是买科技,T是最好的选择
相较于之前的油车,感觉电车还是有优点,驾乘质感都不错,装了充电桩,城市使用没有续航焦虑,长途就算了。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空间不大,看似轴距不小,实际使用空间很紧张,将将够用,称不上富裕。后备箱纵深可以,开口较小,还有就是内饰略显简陋,哈哈哈。
【智能化】
就目前的状态,和油车几乎无差别,我感觉ap就是个自适应巡航而已。语音功能也很鸡肋。方向盘控制转向灯和大灯,雨刮功能,真想买的人不介意,不想买的人就是槽点。用起来习惯一天绝对适应(第一次开车新手除外)
【动力表现】
肯定是比油车强
【驾驶感受】
操控真的可以,其实很喜欢同价位的某国产电车,但是试驾后感觉还是这个操控好。
想要空间实用性,毛豆3不行,想要更好的智驾服务,毛豆3也不行,想要豪华内饰,毛豆还是不行。
唯一打动我的主观判断就是驾驶感受。b级车的定位,a级车的空间。不过,开起来真没毛病。如果就打算买一辆车保证全家出行,特斯拉直接pass。如果日常用车就一家三口且追求一定的驾驶感受,不太注重智驾功能,那毛豆3绝对没问题。
足智多谋橙子Ll1:碧桂园物业不给我装充电桩,我的车位都不给😓
上进的原野dK9:驾驶感受是车第一位的,我选车的标准也是这样。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3D3/3D1

4.39分“优秀”操控游刃有余,提速没得说,其他小毛病可以接受。前几天底盘异响,检查结果上摆臂胶套开裂,特斯拉免费更换,服务很好。车十分好开,入手该车,家里另外一辆油车就被冷落了。
主要的国产新能源轿车我都试过了,最后选择的还是特斯拉Model3+。驾驶操控同级别最好,运动感十足;功能配置上作为新能源标杆该有的都有,虽然车机UI没那么华丽,但这种东西根本不影响购车决策。内饰虽说简单无华,使用体验也完全够用,空间利用也挺好的,屏幕换挡1天就习惯了,唯一难受的就是那个左右转向灯,开了半个月了,左转向有好多次没按上,10%的场景还是需要反应…还有那个门把手不多说了,被喷了多少年了都…
忘却之Lan:转向灯其实最容易适应 我开两天就习惯了 本质上上右下左的操作逻辑没变,只是把后拨杆变成按键,不影响判断,左手只要保持在九点位置操作很方便,边转弯边补方向灯比后拨杆要方便(因为手不用离开盘子,不会影响转向),我用着贼顺手,反倒回去开油车不会拨杆了
自由的原野cRl:转向灯我都习惯了,远光灯还没习惯
Cc藝:恭喜你
操控是真的舒服,指哪打哪的感觉,使用起来有特斯拉的app,什么服务都可以在上面预约,感觉还是挺方便的,其他电车企业没比过,但是上一辆车是c200L 16款的,只能说被特斯拉吊打,油车是回不去了,真的感觉和油车就像智能机和诺基亚的区别,国产电车也很好,家里人都让买华为或者byd,但自己个人更喜欢这个品牌一点
极速青山PdI:没有仪表盘,转向灯和屏幕换挡适应吗,越看越心动
火星人9527:恭喜提车
操控利器,续航也很顶!关键是价格不贵,好开,座椅材质有待提高不是很透气的材质
【充电时间】
5到7个小时快充40分钟
甜不辣Max:可以改个通风座椅嘛💺
小洋洋5437:老3?
讴歌卍:标续音响效果怎么样?
试驾了蔚来和问界感觉其实都不错,最后犹豫了下还是选了特斯拉。驾驶操控真的没得说除了毛坯房装修以外其他挺不错的期待fsd落地
用户3272206109657:FSD要不要加钱
火星人9527:别期待了买了就好好开,可能等你换车fsd还是期货
小洋洋5437:帅
超控非常好,和 BMW 有点像,甚至是超越,前排舒适性也不错,个人很喜欢这种简约的内饰风格。长续航电池居然不到 80 度算是唯一槽点吧。
1、 动力性+驾驶平顺性:
此次试驾的特斯拉Model3为高性能版本,双电机343kW,最大扭矩723Nm,整备质量1851kg,官方标称百公里加速时间3.1s,我们使用V-Box测得的数据和官方接近。
在动力模式上,特斯拉做了3种模式,舒适、标准、疯狂三种。从动力参数来看特斯拉Model3的动力就很好,从实际体验来说,确实就如同三种模式的定义一样。
舒适模式下,起步加速比较柔和,加速感不强(相对来讲),动力输出比较舒缓,急加速时也没太突出的加速感,尤其是高速超车时显得过于温柔了一点,尤其是对我自己来讲。不过日常使用肯定是足够的,适合慢悠悠的开着。
切换标准模式后,动力输出明显加强,各油门深度下的加速感都相应增加,我感觉标准模式适合大多数人以及大多数工况。
重点肯定是疯狂模式,如同名字一样,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讲瞬间的加速度是比较疯狂,加速感很强,一般不建议在路上尝试,没有经验的人挺容易吓着的。我比较喜欢用疯狂模式驾驶,因为它的油门踏板初段只要你不是踩得太深,动力输出并不会那么突然,日常都能满足。而且我觉得特斯拉的油门踏板控制性挺好的,比较容易控制调整,因为油门踏板力相对较大,也正是由于这样,开的时间长点脚有点容易累。我开过美国的新势力Rivian,那个车的油门踏板就没有这么好控制,很容易窜出去,低速调整油门有点费劲。
在驾驶平顺性上,我觉得特斯拉做的挺好,三种模式下驾驶都比较平稳,尤其是舒适和标准模式,在低速或者高速tip in/tip out时,车辆没有明显的迟滞、冲击、耸动现象。疯狂模式时,动力输出更快,但是也没有明显冲击耸动。
2、 操稳:
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版本轮胎前轮尺寸为235/40 R19,后轮尺寸265/35 R19,尺寸不算大,不过在直线稳定性上表现较好,起步急加速或者中途急加速车辆稳定性很好,没有扭矩转向情况出现,哪怕是瞬间那么大加速度的情况下依旧稳定,并且加速时车辆的俯仰控制很好,俯仰角度几乎可忽略,没有明显抬头现象,此时轮胎的抓地力也很好,车轮没有打滑现象。
有两种驾驶和操控模式,分别为标准和运动,进行单移线时,两种模式下车辆的横摆响应以及侧倾控制都很好,侧倾量很小且线性感很好,运动模式的侧倾和横摆控制略微强于标准,移线时的信心感和稳定性都较好。在两种模式下移线,ESP介入的挺快的,不过介入时间很短,只要车辆稍微稳定下来立马退出,不会对车辆操纵有明显干扰。特斯拉Model3还有一个赛道模式,打开赛道模式时,此时ESP不会怎么介入,这时候进行激烈操作时,车轮滑移更为明显,但是可控性也挺好,更有乐趣一些,有一定风险。
3、 转向:
转向总共有3种模式,轻、标准、重。三种模式下手力相对都较重,低速转向时可能会稍显吃力,尤其是“重”模式。不过转向的连接感比较好,不会有粘滞感,转向力矩的线性感也不错。
在中心区转向上,转向窗口和力矩死区较小,中心感较好。转向力的建立线性感也比较好,力矩上升比较线性,另外中心区位置转向的指向性也很好。在中心区时,转向响应很充分,轻打转向有明显的横摆响应,转向响应量很足。
对于转向回正,低速回正速度适中平顺,但是往右转向回正时和往左转向回正时轻微不一致,往右打回正后的残留角略大于往左回正约1°~2°,往左打回正较好。高速时的回正性能较一般,回正时方向盘在中间位置震荡1次才能回正,车身有明显摆动。另外车辆行驶过程中,在中间位置微调方向(最多1°~2°转角),松手后方向盘不会自动回正,车辆会跑偏,分析可能是由于悬架和转向器的回正力矩比较小导致(推测,不一定准确)。
低速或原地快速打转向时,有轻微catch up(助力不足)现象,快打手力轻微变重。
4、 制动:
这台Model3制动给人的感受不算太好。
中度制动时,踏板力偏大,踩着有些费劲,在城市跟车行驶时,有时需要制动时感觉制动力的建立有些不符合人的期望。而且踏板行程较短,调整性较一般,不过制动俯仰控制很好,车辆俯仰很小。
重度制动时,踏板对脚的支撑比较到位,ABS介入时车身的稳定性很好,ABS调整频率感觉比较绵密。
5、 底盘平顺性:
初级平顺性上我觉得能接受,车身控制较好,车辆的俯仰很少,侧倾较少,只在一些连续不平路面时侧向有较轻微晃动。车辆经过抛跳路面上,车身收敛较好,车辆的贴地性较好。另外在经过一些横向沟槽或者连续不平坑洼路段时,车辆对于纵向冲击的化解较一般,头会在头枕上前后运动拍打,车辆对于连续激励显得有点突兀。
次级平顺性较差一点,路感比较清晰,颠簸感较强,垂向的跳动比较明显,并且在方向盘、门护板、地板、踏板上的次级振动较明显,路噪也相对明显一点,车辆的滚动感比较一般。
冲击工况,触感和能量感比较强,经过路面小减速带、接缝等时声音较大,不过在经过普通减速带或者大冲击时,簧下控制较好。
试驾过很多新能源车,最终选择model3选配白色和19寸轮毂,个人最在意最满意的是操控,极其优秀的转向标定油门标定和动能回收标定,这是同价位任何品牌给不了你的,标准的驾驶者之车。
转向灯和换挡需要时间适应。
火星人9527:转向和远光灯确实需要适应
机智的溪流CTO:我也刚换的,用宝马5糸置换,确实好开,的宝马还好开!
【续航】
特斯拉电控挺好,不经常跑长途四百多公里的续航够用了
【动力表现】
与油车对比动力不错,但是和电车对比动力就一般够用了
【驾驶感受】
操控挺不错的,喜欢方向盘的转向手感。底盘没感觉颠,但也不是舒适的那种
【最不满意】
底盘太低,平时有点坡都要注意着开
忘却之Lan:为啥都说底盘低,我趴下看感觉比我宝马f35那个底盘高。
甜不辣Max:轮胎和轮毂确实要多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