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车展现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家里一台12年20w里程的现代悦动,目前感觉车况还能再战10年,主要是老婆用来接送孩子和市内通勤。本来理想中的车是别克GL8或者传祺M8,买个MPV,开两年,有钱了再去广州找“老铁”改一下,以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旅游,偶尔商务接待也不错。奈何这两款车目前来看还是有点超出预算,用车还是她为主,所以,只能把目标定在20w左右的车上。 选车大方向上,要么油车(含两田技术混动),要么纯电。主要原因是个人觉得插混或者增程的保养和油车无异,费用要高出纯电不少(具体没有验证,有理解错误的请多多包涵),加上没很很强的续航要求,所以还是首选纯电。 上班的公司有两台BYD,3.9s的汉确实加速性能强劲,相比之下,宋超车就没信心。我不是很纠结续航,开电车和油车一样的,脚下踩的重,电就不经用。同样充满电,300km里程,开汉我剩15%,朋友可以剩50%。我也不纠结悬挂舒适度,反正感觉都会比我的现代好。唯一考虑的是底盘高度,汉有次过拱形坡,底盘被剐蹭了一下,就觉得太低了。加上现代底盘也低,有次在路上碰见一个树枝,来不及刹车和打方向,想着能过去,结果卡在底盘下,所以想着,这辆车,一定要底盘高一点。 本来心水冠军版汉,看的时候没有优惠。倒是715版本的老款优惠3.1还是3.2w,只是觉得底盘比较低,毛豆3也是一样的道理没去看,除了汉带老婆去4S店看过,其他全在手机上看的,HypetGT,哪吒GT……最后看到了E5。 E5后排空间没有冠道大,也属于宽敞的,后排一点点隆起,不是油车的那种突兀,垫子下面呈一个缓慢的弧度,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后排靠背很多人说直,特意体验了下,坐姿靠背体验没问题(长途没体验),我选的620臻享+辰白+深色内饰+8000选装,老婆想要暮紫,没有看到实车加上个人感觉后期补漆如果不在4S店肯定会有色差,浅色内饰不经脏,科技布浅色看起来会更显廉价。座椅忘记是全皮还是皮+科技布了,试驾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主要是试驾路程太短。前排隔音不错。不知道试驾车是调的什么模式,问在后排的老婆有没有晕车的感觉,回答还好。360显影还比较清楚。 因为家里的现代是十年前的低配,所以在乎的点是倒车镜,后视镜是否防炫目(夜晚开车这点很重要),其实也没过多的了解,应该会有这个功能吧。比较关心电池,特意查了下,是上汽通用和宁德时代合资的,“区长”的测试,给了我对三元锂的信心。加上王垠的“广德”通用测试中心视频,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吧。毕竟“杂牌通用”造车也有百年历史了。 销售业务不熟,打电话,群里各种咨询,最后给我的政策是,旧车置换6000补贴,6.30前提车有区补4000(目前来看6.30交车不太可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说不定7月还有更好的政策呢?),后来又说的是交一万,转线下还是什么,用翼支付付款还能抽奖还是有2000抵用券什么的,记不太清楚了。反正经济大权都是老婆在掌握。 最近经常看到说有车机问题,车到手后,有问题慢慢处理解决吧,毕竟属于较早的“小白鼠”,只要不是路上EV受限突然停车就行了。 既定之,则安之,码字较多,各位看官不喜勿喷。
#博越L爱车吐槽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紧凑型SUV竞争激烈,其中吉利博越凭借大气稳重的外观内饰设计,以及还不错的驾乘感受,获得了非常高的销量,跻身进入国产品牌紧凑型SUV第一梯队。而吉利却想要寻求突破,想要推出更有性格的产品,于是推出了全新的吉利博越L(图片|配置|询价),新车与星越L同样基于吉利与沃尔沃联手打造的CMA平台研发。而在近日,从工信部得知,吉利博越L还将推出Hi·F油电混动版车型。 外观造型科幻,轴距达2777mm 吉利博越L当前的受关注度非常高,不只是因为它沿用了“吉利博越”的命名,其非常抢眼的外观造型也功不可没。首先我们来看看博越L的外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造型非常夸张的车头设计,吉利标志性的多边形格栅,内部中网造型采用了渐变式的参数化阵列纹理,看上去像是鳞片造型。前照明灯组很好地隐藏在了中网的两侧上方,在不点亮的状态下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上方从两侧向中央渐消的日行灯带造型锐利,结合发光LOGO,未来感非常强。 根据信息来看,此次新曝光的混动版本,在外观上与燃油版并没有什么差别,仅提供黑色车顶与尾翼等部件的选装。 细节之处可以看到两侧的导风槽纵向高度很大,提升了前脸的视觉厚度,中网下方配有前泊车雷达。下进气口内部造型同样经过特殊设计,以呼应上方中网,ACC自适应巡航模块则集成在了牌照架下方的进气口中央。这套前脸整体造型非常有未来感,更像是一台新能源车型的外观设计,平直强硬的线条显得非常厚重,视觉上很霸气,设计方面相比当前的吉利产品似乎领先了一个时代,甚至有了一些凯迪拉克的感觉,与博越车型有非常大的差别。 吉利博越L的车身侧面线条锐利,采用两段式腰线设计,前部一道简洁的线条从车灯向后延伸,后方腰线的俯冲角度非常大,为车侧带来很强的动感。车侧可以看到吉利博越L采用了双色车身搭配悬浮式车顶,还是很有高档感的。这台车配备了双色轮毂,上方采用了黑色的轮眉设计,具备一些野性。 吉利博越L的车尾部可以看到D柱的倾斜角度不小,并配备了大尺寸的后车顶扰流版,配合梯形的后窗,比较有性能车的味道。这台车采用了中心向两侧发散样式的贯穿式尾灯,内部为LED灯珠,两侧分叉造型的灯组同样犀利,棱角分明。车尾后杠下方的造型同样很硬派,比较有力度感。对于吉利来说,博越L采用这样激进的外观造型是非常有突破性的。而全新释出的博越L混动版本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专属徽标,以彰显身份。 吉利博越L这台车长宽高分别4670/1900/1705mm,轴距为2777mm,虽然定位为紧凑型SUV,但车身尺寸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不少中型SUV。对比不少对手,在车长近似的前提下,吉利博越L的轴距长度占车长的比例大,说明车轮的布局更加靠近车身四角,因此所带来的车内空间也是比较不错的,一米八的个头坐到后排还能有不少剩余空间,后排下方的地台和星越L一样也是近乎达到了纯平。 内饰方面,吉利博越L采用全新的内饰造型,中控台拥有上深下的浅的双色拼接设计,仪表台的上下部分都是软质材料包裹,门板上的皮质还采用了发散式线条的造型,精致感十足。档杆中央镂空的造型非常独特,方向盘采用了大双辐的造型,转向柱上配备了一个监测驾驶员的摄像头。前方液晶仪表结合空调出风口的环抱造型很能提升驾驶氛围感,上方还配备了AR-HUD抬头显示功能。在造型并不算规整的中控台前,一块竖直的中控大屏很能吸引人注意,尺寸达到了13.2英寸,据悉芯片为熟悉的高通骁龙8155,内部搭载的是银河OS Air系统,提升体验感,并支持FOTA和5G网络。 吉利博越L由于是产自CMA架构,在科技化配置方面表现不错。车内配备AI语音芯片,并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据悉这台车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将会全系标配,并且有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变道超车和避让等功能,但暂时还未能实际体验,实际使用的表现还未知。此外,还配备了540°透明底盘,这个功能还是挺实用的。这台车在舒适性配置方面也不差,座椅通风加热都是有所配备的,还有座椅记忆功能,座椅配备的腰托可以进行四向调节,提升乘坐舒适性。 从吉利品牌产品线来看,博越L的定位处在高于博越而低于星越L的位置。对于吉利来说,全新吉利博越L这台车非常有科技感未来感的造型算是对品牌特征与设计元素的突破,更加强调个性化的路线也更加适合了当下这个愈发年轻化的市场。博越L外观酷炫内饰高级感很强,则更加适合强调个性、年轻时尚的消费者,动力上随着全新的混动版本的推出,也将提供多种动力选项以丰富选择,那么究竟值不值得买就看最终的市场售价如何,会不会有惊喜了。
#用车心得*车辆情况 我的购车价格(落地价):17.7 车辆配置:两驱豪华 购车时间:2023.4.10 购车城市:广州 行驶里程:740 *用车场景 目前基本以市区代步为主,偶尔外出游玩 *用车体验 【静态感受】 1.储物空间:正常表现,中控台下的空地正好可以放点包啥的,挺方便,后备箱空间比较满意,放倒后排座椅接近全平,临时过个夜啥的没问题 2.座椅:前排座椅基本满意,后排座椅略短,个子大的人估计会感到腿部支撑不足,老人小孩啥的应该没问题,整体座椅舒适性算是同级中上,没有日产自家的天籁和轩逸舒服 3.中控:顺滑流畅,功能也比较直观,12.3寸大屏还算有质感,就是app比较少,不用酷我啥的只能用蓝牙,另外还是设置了不少实体按键,这个好评,有助于盲操 4.语音控制:可以开关天窗、车窗、调空调和导航啥的,识别还行 【动态感受】 1. 这车开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动力嘎嘎的,特别是前段劲儿更足,涡轮迟滞感觉不明显,这个被喷死的三缸性能没得说,不愧是沃德十佳发动机,上了高速100后加深油门一样来劲儿,走起山路来也是信心十足,刚提车就带家里人跑了趟山,大陡坡满载空调依然游刃有余,动力相比于我之前开了七年的小蓝鸟提升巨大,这块我十分满意。 2.在车身动态这块,相比于轿车,SUV还是略逊一筹,遇到坑洼车身的晃动相比轿车多一些,过减速带还算干脆,路感清晰,再收敛一点会更好 3.再就是想说说发动机的振动,一般情况下基本感觉不出与四缸机的区别,所以千万别信网上那些黑子的话,网上喷三缸机振动的人99%的都没开过这车。要说振动,就是启停那一下会相对明显,相比我朋友的启辰星的启停平稳性差一点。这个就看自己取舍,要省那点油就忍那一下把,要不就关了启停 4.隔音方面,异响目前没太听见,整体隔音还行,有些路面噪音还是明显,可能与路面材料还有轮胎有关,隔音可以打个优良,但算不上特别优秀 5.通过性这一块就不必说了,不搞越野的这底盘高度基本在城市里乱开,野外的一般烂路应付起来也是绰绰有余,不过北方的选手或者喜欢去轻越野的最好还是买四驱版 6.这个autohold真是鸡肋,我要点名批评一下,开了确实方便,但是短距离移车不好控制油门,再就是起步那一下有响声,不是很喜欢,基本没开过 【辅助驾驶】 自适应巡航在车少的时候确实是个神器,但是车太多的话最好还是自己开,有的车从车头前方突然别进来时系统反应不够快速,需要人工接管避险。自动刹车挺灵敏,有一次差点撞到前面突然急刹的货,还好车子自动踩了重刹车,避免了风险 【油耗】 目前都是用标准模式,市区基本在9个油左右,高速在5-6个油,这么大的车,这个油耗我基本满意,由于目前开的不多,图里的油耗基本上反映的是市区油耗,以后开多了应该会下降一些 *优缺点 【优点】动力好,油耗上也基本做好了平衡,内饰算是有质感,也比较喜欢,行驶质感上也基本达到了B级车的水平,空调给力,制冷快,360影像、智能语音都能给好评 【缺点】启停振动的控制稍稍弱,没有座椅通风,对于南方的来说只能提前app着车空调降温了,后排座椅略短,对大长腿不友好,autohold控制不够理想 *总体来说对奇骏比较满意,动力是最满意的一部分,虽然有些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好评 ~~感谢圈主黑色大骏推荐~~
#用车心得【车辆情况介绍】 2022年9月入手2022款亚洲龙双擎2.5豪华,当时落地价格在24.55万元,裸车价格是21.58万元,这个价格对比当前是贵了一点,但是购车的时候,22款也是刚出不久,丰田的价格本身就不好谈,但是开了一万六千公里后,我觉得物超所值 【购车前品牌对比】 当时主要是和雅阁幻夜尊贵、迈腾380进行过对比,这三款车的价格都是上下差了几万块钱,去店里面试驾之后,三款车带给我的感受大不相同。首先是雅阁的感觉就是有点“皮薄馅大”,车门明显不如其他两款车厚重,一种轻便的错觉,我觉得不值这个价格,虽然发动机动力还不错。迈腾380底盘硬,是真的硬啊,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不如亚洲龙柔软,不知道为什么调这么“运动”,买迈腾的人追求的是舒适才对。亚洲龙要买就买混动,双擎动力起步非常平顺,然起步它会是三辆车最慢的,但是后端加速也有冲劲,毕竟2.5的排量在这。 【实际用车体验】 1、油耗:买车不谈油耗就是装13,老百姓买辆车要是天天去加油谁受得了,我的2.5双擎开下来,目前综合油耗4.7,而且我大部分路况是在市区比较多,每天上下班代步的时候还要面临堵车,这个油耗也就是混动可以达到,就算是亚洲龙的油车,市区跑一跑也要上到8-9个油,这点非常满意。 2、驾驶感受:高速漏风!就是驾驶位的左前方有股风进来,看了一下好多车友也都是这种情况,不知道是装配工艺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带来的就是风噪有点大,没开过其他车上高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但是除了风噪问题外,其他的都是优点。市区道路上的话过减速带就是比迈腾软,而且怠速抖动基本上感受不到,放一瓶水在杯架里,就看水波纹就可以感觉到车辆的平稳性,但是刹车偏软,我一般都是深踩一些。 3、配置情况:我这款标配的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碰撞预警、刹车辅助、全速自适应巡航等等,自我感觉还行,但是跟国产车或者德系车相比较,这个配置就比较寒酸了,丰田的全速自适应巡航值得点赞,可以快速识别前方车辆速度进行速度调节,跑高速我比较省心。 4、外观和内饰:不吹不黑,外观好看、内饰丑!想一想国产车十几万就能换来大彩电、大范围真皮的质感,我只能用三大件来安慰自己,但是外观数一数二的好看,这是我选择亚洲龙的主要原因之一,同为丰田,溜背设计就比凯美瑞好看,虽然后面的贯穿式尾灯是假的,但是不妨碍后期加装,效果还是很炫酷的。 5、车机智能化:丰田似乎一直跟智能扯不上边,车机能用,就是启动的时候有点卡,语音助手你喊她一定要加“您好”,虽然我修改过唤醒语言,但是习惯了喊您好,一汽丰田,她反映才会快一点,最近都在更新车机,可以说就是更新了一个寂寞,没有变化! 【总结】 作为家用B级车,亚洲龙各方面都很均衡,标配十个安全气囊让人很心安,但是追求激进、智能化的车辆,建议你再看看,毕竟谁会拒绝一辆油耗不到5,又开不坏的丰田亚洲龙呢!最后,感谢圈主的认真指导
#用车心得【用车概况】 1. 本人选购的车型是22年的威朗pro追风版本,平时用车的主要环境是城市路段,回老家会跑一些国道和省道。基本上平均每周用车在4到5次左右; 2. 可能回老家路途比较远,还有购买时间比较早。所以已经跑了有20000里程。不知不觉就马上4保了。油耗目前稳定在7.6左右。已经觉得还好了。 3. 说说使用感受,跑了几次长途,差不多一个月回去老家一次,其实整体的驾驶体验还是比较的不错的,而且动力也是比较的棒,正常保养三次,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动力方面目前是我最满意的,特别的给力,还有就是比较吐槽的部分就是黑屏问题。这个属实存在。而且第一次遇到时候很慌。还有就是外观比较窄小的感觉。和别的车放到一起感觉尤为明显。总体评价还可以吧。中评。 【用车成本】 1. 保养费用;如今已经保养了三次,就是基本的换机油,油滤。空调滤芯考虑换,等着第四次保养。买车时候有送保养所以,这几次还没有保养花费;在首次保养后。感觉油耗有所下降,还有就是感觉每次按里程保养,机油量也不高。消耗略大。 2. 油耗费用;一直在加92号油。如今20000公里,综合油耗已经稳定在7.6。个人觉得已经达到自己预期水平。一个基本月加2次油,有时候回去会多加几次。也是因路途远近决定。 3. 停车费用;所住小区停车位很多,公共车位基本上停车费还是挺省的。一年大概跑了不到3次高速。 4. 改装成本;提车后4s送了发动机护板,底盘装甲。所以这部分没花销。自己又购置了把套。手机支架、车载垃圾桶。感觉这几样都是非常实用的。 5. 洗车成本;大概2个多月洗车一次。有时候在家水冲一下就ok了!用车环境还好一些。成本不高。 【空间内饰】 1. 驾驶空间很不错,头部和腿部空间很大,驾驶比较舒适;后排空间,很宽敞。坐三个人还是很可以的,基本也不会说太挤,拉了几次朋友,都觉得空间还不错;后备箱能放不少东西。能放三个拉杆箱。还有其他杂物也不成问题,不过我一般就放些购物回来的东西,完全能满足使用。还是很满意的。 2. 威朗Pro的座椅和方向盘都非常细致。内饰能入眼,也没有很惊艳的感觉。相比价格来说。也是可以。双联屏整个看着很舒服。就是这个黑屏是头疼。后备厢也很宽敞。 3. 隔音方面基本上坐在主驾驶位置车速达到1500转以上,发动机的声音都比较响;80车速和120车速的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稍微放点音乐感觉还挺好的;车都如果超过140了隔音就不是很好,噪音比较大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更换静音胎会不会有效果。 【动力感受】 1. 试了威朗 Pro的100线性加速和爬升性能测试。威朗Pro的性能非常好。号称地面上最强的1.5t发动机表现不算很差的,在100公里加速7.7秒。在路上超车的速度真的很棒。高速上表现也很稳定,没有很飘的感觉,就是胎噪和风躁还是很明显的。 2. 驾驶舒适性;连续驾驶会很累。有时候觉得开车两个小时腰背就会有很不舒服的感觉。感觉疲劳。没有开过时间太长。估计一定累的慌。 【配置感受】 1. 科技感爆炸。当初买主要就是看重了丰富的科技配置;像防碰撞预警、刹车制动都是非常可靠的安全配置;我已经好几次经历防碰撞预警的红色信号灯闪烁,不得不说有时候确实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但就是主动刹车的ABS制动太大声了,触发的很突然有时候。 2. 像一些舒适性配置基本都是配全的,像carplay,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座椅放倒之类的。虽然不配备倒车影像,但4S店也赠送了这个也相当于有,所以舒适性的配置还是齐全的,更何况还有科技感满满的大连屏。 【综合感受】 外观设计风格我比较喜欢,很有年轻化,尤其是正脸中网上的镀锌格条,像极了翅膀,溜背式车尾设计增添了运动活力的气息,不会显的死板。功能也相比较合资来说价格合理。就是底盘略硬。主动刹车有触发很大声,有时候黑屏。比较吓人。还有就是长途驾驶不那么舒适。整体感觉尚可。 最后就是感谢圈主推荐
#提车日记超出预期。也许是因为之前开的是美式车,所以没想到操控带了的快乐能到这个程度,这还只是5系这种偏舒适的调教。 果然,宝马让操控调教变成了艺术。相比之下,外观和内饰的一些不满意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轿车作为有运动属性的工具,主要是拿来开的(不喜欢运动这个东西的人除外),内饰看久了会烦,太多智能配置也会沦为伪需求。相反,宝马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并且是真的会经常用到的那种,从按钮的起伏大小和手感,以及布局,全部是为驾驶者而设计的,比如音量旋钮细,方便快速大幅度调节音量;空调旋钮粗,适合微调温度;再比如车门和扶手箱都有平整面可以放置两侧胳膊,且距离正好满足双手握方向盘,不影响驾驶的同时提供舒适之称;再比如档把的造型手感与旁边实体大旋钮的按键位置设计,不经历不停的迭代与反复推敲无法形成这样的结果。还有太多就不举例了,开过的人都很熟悉,没开过网上也都罗列了很多年了。 如果之前没get过家用舒适与驾驶感的平衡,那么宝马5系是你绕不过去的,特别是喜欢驾驶感喜欢开车的朋友,长时间愉悦的驾驶体验,才是快乐的源泉,宝马值得你体验,它也确实做到了。如同所有伟大的产品一样,宝马不一定非常华丽,也不一定有紧跟时尚新潮,但言之有物,没有废笔,扎实的很,开车真的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感觉真的物超所值。 总结完了,再补几句题外话: 【购车经历】 本来听说马上要出新的换代5系,外形图我还能接受,想再等等。我相信设计师给出的即便刚开始不适应,也是有他领先的设计语言的。 但当知道新5系鸡腿档被取消的时候,就立马决定不等了。因为还是喜欢传统汽车的盲操。比如,突然决定超车,想换s档,不用看,瞬间拨动档杆,马上就可以准备超车了。但按键式的就要摸半天,甚至还要去看一眼。这个在平时普通路况还不是很重要,但如果车况复杂时,就能体会到这种盲操流畅性所带来的安全感和信心了。 决定要提车之前,谨慎起见还是试驾了一下e级和A6。e级视觉设计确实精致有高级感,但他的设计都是体现在尊贵质感上,和驾驶关系不太大,而且试驾完确实变速箱和底盘转向什么的也没留下任何印象,感觉没和其他C级车有本质差别。 A6也试驾了,外形虽然看腻了但依然是我喜欢的类型,底盘质感很高级,烂路感觉不错,但总是觉得油门响应和操控感不细腻,确实和朋友们评价都一样。 老婆坐了后排,觉得5系竟然意外坐着最舒服,这个很主观,但无所谓了。她喜欢坐,我既然喜欢操控,那就不管其他的短板了。 当然电车类也试过,还试过一台朋友的model X,我比较保守,是有点不习惯,还有就是是不信任。除了那个翅膀门,其他真的没什么印象了。也许未来会适应吧,那就看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了,这个不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喜欢运动你就离不开操控,不管是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开车,五感与肢体的配合带来的律动享受,这个是永恒的。虽然没有玩跑车下赛道的精力和财力,但也还是要开一下家用宝马的。 【动力表现】 油门跟脚,你松他就收,你使暗劲它就冲,而且能感受到你微妙的力度变化,确实聪明,背后是技术经验。什么是核心价值,这个就是。整体动力的话,2.0t的250马力大家都很熟,也没什么说的。 D档低速几乎无顿挫,S档低速偶而有闯动,但一般堵车路况也不会用S档。 最值得讨论的一点很有趣。经多次测试,sport模式+S档是有效果叠加的,虽然不明显。sport模式除方向盘更沉更紧,主要是集中在油门响应和给油迅猛,理论上也会改变换档逻辑。但如果在sport模式下,再选S档,确实会又感觉更加灵敏一点。这个不知道其他朋友有没有感觉到,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空间表现】 轻度露营都绝对够用,日常就更不用说了。二排的话它的宽敞不是腿部空间的绝对值有多大,而是座椅角度和造型体感带给你空间很大的感觉,5系为了家庭使用场景确实用心了。 【提车价格】 2023版530尊享运动。裸车42.5,落地49,送普通包围脚垫,后备箱垫,行车记录仪,普通贴膜,普通镀晶。送5年无限次保养,机油机滤空滤可以延长到8年。
云252528651:本田缤智和丰田锋兰达怎么样选
#聊聊你的Dream Car四叶草已经非常性能了,但GTAm更是把性能优化到了极致! 阿罗对2.9L六缸发动机的两个涡轮增压器进行了升级,其转速提高 20000 rpm,同时更换了新的连杆和额外的喷油器。在发动机进一步压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效率,对油冷也进行了优化,发动机功率相比四叶草版本提升了30马力,达到533马力。得益于带有中央排气管的 Akrapovic 天蝎钛合金排气系统更加畅通,重量减轻了 10 公斤。 同时标配的Sabelt 赛车桶形座椅减轻 了30 公斤的重量,而车尾的碳纤维车身板让减轻了10公斤的重量。加上轻质塑料后门板、聚碳酸酯后窗、尼龙门拉杆、拆除后排座椅等一系列减重措施,整车重量大幅减轻,在安装了后排钢制防滚架后,GTAm的重量也要比四叶草轻40公斤。 底盘的调教是关键一环,在整个下盘,阿罗采用了加宽车体的方式,前轮距加宽了2525 毫米,后部加宽 50 毫米,横向抓地力更强,前双叉臂悬架和多连杆后悬架的高度有所降低,弹簧和减震器更坚硬,虽然牺牲了舒适性但支撑力更强,并在底盘上安装了加强拉杆,配合后排的防滚架,整车刚性提升。 在硬件配套上GTAm达到了超跑的水准,定制的 20 英寸锻造合金轮毂带有中心锁紧螺母,这是一种来自赛车的技术,可以在维修区快速换胎,搭配的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 属于半热熔轮胎,表面花纹少,在进入工作温度后可以粘在沥青表面,摩擦力要比普通轮胎更大,缺点就是雨天不适合驾驶,排水能力差,其前轮规格为265/30 ZR20,后轮为285/30 ZR20。 在多弯的赛道,跑得快还要刹得住,其标配碳陶瓷 Brembo刹车系统,前轮6活塞卡钳搭配 390 毫米直径的制动盘,后部四活塞卡钳搭配360毫米制动盘。 一般很少在轿车上看到这么多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但随着阿尔法罗密欧和索伯在F1一级方程式中的合作,意大利制造商更加注重空动,其车头保险杠底部安装有复杂的前分离器,可调整40 毫米,根据速度自动变化,前轮拱后面有更大的风管,可以快速抽吸出车轮附近的乱流,在车尾部分可以看到巨大的后备箱扰流板,可以根据赛道特性调节攻角,改变下压力。 对于这样一台设计出众、性能极致和极具个性的“赛车”你会选择吗?
#提车日记坐进车看不到物理按键,就有科技那味了,体验了一下语音交互,响应也挺快,相比较之前的车,没有这个功能,一时还有点不太习惯这个功能,开窗、开空调、天窗、播放音乐、还可以快进,甚至提前点播下一首要播放的歌曲,查天气、导航,能想到的功能真的是齐活了,和之前的车比,高尔夫真的是啥功能都没有...所有要使用的功能都得是手动操作,习惯了手动操作,突然没有了这些物理按键,说真的还是有点不太习惯,但是科技也在进步,之前用的手机都是按键的,现在也都是触屏模式,估计也挺好上手的,这个我是一点都不担心的。中控屏幕微转向主驾驶位,操作的体验感会好很多,对于有有强迫症的来说,确实也不太友好,不对称,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但是要的是操作舒适性以及便捷性,二者不可得兼,相比较好看,驾驶主要还是以操作舒适为主吧,也可以接受。 1、 没有启动按钮,上车一顿找,才听试驾员说,没有...打开车门就自动启动了,只需要挂挡踩油门就可以了,这种感受还是蛮新奇特的,传统的都是上车后插钥匙点火,或者是按钮点火的模式,这种上车就挂挡走的模式,让人感觉有点高级,驾驶体验的高级感拉满。2、 其次动力还是挺猛的,用的是智能模式,踩油门就往出窜,灵敏性还是相当不错,完全没有动力滞后的感觉,踩多少有多少,而且提速特别快,稍不留神就开到80,90.还是比较爽的,之前开高尔夫是1.4T,动力输出感觉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油电混合输出的动力比起来确实是有点弱了。前期的加速特线性,给人很平顺的感觉,完全感觉不到换挡顿挫,高架上体验更是一绝,因为车不多,就开的快了点,120km/h的速度下,往下踩油门还是有深深的推背感,动力输出是相当炸裂,这种驾驶感受和燃油车的的驾驶感受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真的是谁试谁知道。胎噪和风噪也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比我的高尔夫强太多了,肯定和奥迪宝马比不了,价位也就到这里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3、 转弯指向性也是挺准的,感觉不到虚位,指哪打哪的感觉,操控性和我的高尔夫还是挺像的,驾驶操控上挑不出上毛病。 4、 感觉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内后视镜的视野太小了,和我的高尔夫完全不同感觉的,大的视野看惯了,猛地去看这种小的视野,还是有点不太习惯,但对于老司机来讲,左右的后视镜的观察已经是足够的了,内后视镜偶尔瞄一眼还是够用的,只是一时间还是有点不太习惯。 5、 还有就是这个底盘老实说,稍微是有点硬了,过稍大一点的减速带,都能传来清晰的反馈,不是太懂这个,但还是喜欢偏软一点的减震器,感觉更舒服一点吧。大概就是这些了吧,比亚迪宋和枭龙后面有机会也会去试驾一下,现在银河L7的价格也出来了,就这个价格而言,我感觉还是蛮有诚意的,13.87万起步,这个价格起步能买到油电混动感觉还是不错的,毕竟当年在买高尔夫的时候,落地也都15个了,对我来说这个价格还是挺吸引人的,因为之前有盲定,所以现在加上膨胀礼,优惠快到小一万了,这么看来还是挺不错的,天窗现在也是免费赠送的,真的是心动了。关于这款车大家怎么看呢,我觉得还是多去试试比较好,自己体验比在网上看别人怎么说来的更真实 。
#提车日记丐版星空银与19寸银色轮毂更搭哦~ 底盘相比22款优化不少 转弯更稳 路感更好 方向指哪打哪 图三是跑山时下山的,忘记开强回收了~(开习惯油车是真受不了强回收) 图四是音乐空调按摩的能耗 其它也有小优化,比如后排老板椅之前是全皮包裹,前移时有皮革摩擦声很难受,现在缝隙改成网面很静音~其它还在发掘中,明天研究下车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