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感受1.电桩选择:我这次开车回家,去和来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充电方式。去的时候,因为是过年,第一次开这么长的高速,而且还带着孩子,相对来说不确定性更多一点,所以在之前就做好了攻略。而且几乎是直接放弃在高速服务区充电,做的攻略都是下高速充的。只有最后半次,是在服务区补了一点就走了。既然没做充电的规划,所以服务区我们也没怎么下去,即使下去了也没去看充电桩人多不多。反正感觉就是每个服务区人都很多,下去方便方便就走也挺好。但是回来就不一样了,因为孩子留在爸妈家里了,也开了一次有经验了,时间也不赶,一路上的充电桩也心里有数了,所以就几乎都是在高速服务区充的,只有一次是下去充电,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拥堵。所以其实,如果不是过年过节,高速人不多,也不堵,你也不赶时间的情况下,高速服务区充也是可以的,而且大多数充电桩速度都不慢的。 2.电桩寻找:在寻找充电桩这件事情上,大众app真的不错的,不过还是要结合高德一起用,因为有时候路径计算会有些许偏差,会给你选到一些看上去很近,但实际还有些距离的充电桩。我一般是现在大众app上看最近的可以用卡的有哪几个,然后再在高德地图上把对应充电桩找到,再点进去看详细。这里有个小bug,在充电桩的占用显示上,这两个app好像都不大准确。举例来说就是,大众显示0/4(一共4个桩0个可用),高德会显示3/4,而到了那里发现2/4。页就是说,大家不要被APP显示的可用充电桩误导了,看上去说没空桩了,但其实等你开过去就有了,也有可能看上去是有很多空的,但等你过去就没了。这种情况还是挺常见的,毕竟一是有时间差,二是据说两个app对空桩的定义好像不一样,反正无论如何,找到位置就开过去看看,一脚电门的事,说不定就更好有呢! 3.电桩比较:这一路上,我基本把各个品牌的充电桩都试了,除了特斯拉超充。除却高速车多电桩使用频繁因素,以及电桩新旧因素以外,基本对各品牌的充电速度还是有个比较的。 普遍来说:蔚来≈凯迈斯>特来电≈国网>星星>小桔,而从整体的布局上来说,国网最多,基本所有服务区都是国网的电桩。而且还有一个大概标准,就是6公里/分钟,大于这个速度都算是快的。我在蔚来速度达到了9公里/分钟以上,是我对充电桩的一点总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感觉呢?还请大家一起品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