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Q05模式切换】 可在车机显示屏【车辆中心】-【驾驶】中切换驱动模式。驱动模式分为:纯电驱动、混合驱动、智能驱动和智慧场景。 可通过旋转换挡控制面板上的模式切换旋钮,实现纯电驱动、混合驱动、智能驱动的切换。 【界面显示】 对应的模式信息会在仪表显示屏上显示。 【保存驾驶偏好】 点击车机显示屏【车辆中心】-【驾驶】-【保存驾驶偏好】,可开启/关闭保存驾驶偏好功能。若关闭开关,车辆重启后会默认为智能驱动,若打开开关,车辆重启后驱动模式为下电前的选择。 【纯电驱动(EV)】 纯电驱动时,仪表显示纯电驱动或EV字样,此时系统将仅利用动力电池提供能量驱动车辆。当短途通勤和城区行驶时,推荐选择纯电驱动模式。畅享静谧、流畅的纯电驾乘体验及良好的使用经济性。 如下场景,车辆会退出纯电驱动: 极限场景下,将临时起动发动机。 动力电池电量较低、环境温度/动力电池温度较低、发动机运行模式开启、您有强烈采暖需求、电驱系统故障等情况下,将自动切入混合驱动模式。 纯电驱动模式下,向您提供了节能、舒适、运动、个性化四种驾驶风格供选择: 👉节能(ECO):动力风格弱、转向助力模式标准、制动风格标准,乘坐舒适性较优; 👉舒适(COMFORT):动力风格中、转向助力模式标准、制动风格标准,兼顾续航里程和驾驶性能,可满足大多数情况行驶需求; 👉运动(SPORT):动力风格强、转向助力模式稳重、制动风格运动,可提高驾驶乐趣; 👉个性化(CUSTOM):您可自定义动力风格、转向助力模式和制动风格,可搭配专属于您个人的驾驶风格。 纯电驱动模式下还提供了强制纯电模式供您选择: 👉强制纯电:可拓宽电池电量使用范围,进行有限的电池电量释放,延长纯电续航里程,弥补临近目的地最后几公里的纯电驱动需求。该功能仅可在纯电驱动激活时选择,输出功率会受到一定限制,建议目的地充电方便时使用。使用该模式后请及时充电,该模式不支持驾驶偏好记忆。 【混合驱动(HEV)】 混合驱动时,仪表盘显示混合驱动或HEV字样。此时,发动机可直驱车辆,也可只作为发电机运行,系统将根据行驶工况智能决策发动机工作模式,行驶经济性更佳。当中短途行驶或充电不方便时,推荐选用混合驱动模式。 混合驱动模式下,向您提供了节能、舒适、运动、个性化四种驾驶风格供选择(同纯电驱动)。 【智能驱动(iEM)】 智能驱动时,仪表显示智能驱动或iEM字样,此时系统将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使用场景进行自适应控制,实现极致驾乘体验。该模式为出厂默认模式,推荐日常驾驶使用。 👉智能驱动模式采用iEM(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智慧能量管理)技术,目前已集成地形自适应功能,更多功能后续迭代: 👉地形自适应:根据地形和负载智能调节动力输出和能量回收强度,实现更流畅的加速体验,减少您对于加、减速踏板的频繁操作,减少驾驶疲劳感。 【智慧场景(SCENE)】 智慧场景下,仪表显示具体场景模式名称或SCENE字样。智慧场景为一键式场景模式,每个模式下已为您自动匹配对应场景下最佳的动力风格、转向助力模式、制动风格以及能量管理策略组合,旨在为您解决不同场景下的特殊需求。智慧场景中,提供了长途模式、山地模式、应急模式、驻车充电四种场景模式供您使用: 👉长途模式:采用高速用油、低速用电策略,提升电量维持水平、减缓电量下掉速率,实现综合能耗最优,保持动力持续稳定。推荐长途旅行,高速较多的场景使用。 👉山地模式:采用油电互补策略,结合山地坡道特征,精确控制发动机起停时机以及充放电时机,打造动力充沛、静谧的山地驾乘体验。推荐长时间山路行驶时使用。 👉应急模式:通过对舒适性功能、娱乐性功能和车辆动力进行限制来一定程度提高续航里程。当车辆综合剩余续航里程低于一定值时,系统将通过车机显示屏主动提醒您进入该模式,以保证车辆顺利行驶至加油站或充电站。推荐在车辆剩余能量(油量+电量)不足的应急场景使用。 进入该模式后,整车动力性将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部分舒适性、娱乐性功能将会自动关闭, 若您想继续使用这些功能,可手动开启: (1)空调;(2)多媒体功能。 当您完成车辆补能(加油或充电)后,该模式将自动退出。 👉驻车充电:该场景模式下将起动发动机为电池充电,通过在驻车时起动发动机来将动力电池充电至您设置的目标SOC,并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该模式提供了低、中、高三档充电速度供您选择。推荐在露营场景等有临时用电需求时使用。 该模式的激活条件: 车辆处于READY状态 挡位置于P挡 燃油充足 电池充电能力不受限 请在空旷通风的场景下使用。 【增程驱动】 增程驱动时,仪表盘显示增程驱动或HEV字样。在该模式下,发动机与车轮完全解耦,发动机不可直驱车辆,仅可作为增程器提供能量
#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车型 二月份生产 旅行者穿越PRO+ 三月份升级车机4.0.3 🗒 真实感受 市区用车:车速 30---60 ACC全速自适应巡航,设定巡航按键在方向盘左侧,图案是小方向盘。 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还有前车驶离提醒,搭配ACC使用更好。短按巡航按键开启ACC,本车自动识别锚定正前方车辆,行车仪表上前车变成蓝色,表示跟车成功,这时自动跟随前车加速减速。 前车高于设定速度,本车维持车速不变,直至前车远离,不再跟随前车。前车低于本车设定时速,本车降低车速跟随前车,若是遇到红灯前车刹停,本车也跟随刹停,不用脚踩刹车。前车起步,离开大概一个车身左右,本车声音提示和仪表文字显示前车已经驶离,只需踩下油门踏板,就可以继续跟随前车行驶,不用持续踩油门。 在ACC状态下,可以手动调整方向,车道保持不干预方向盘轻微调整,只有压线时,才会声音提示,并自动调整方向,把车拉回到车道内(开启车道保持,车子压线才会自动打方向,不开启则不会)。 踩刹车或者按键即可完全解除巡航转态。 快速路和高速用车:车速60---120 智能领航系统。长按巡航按键,这时仪表上的图标(带字母A的小方向盘)会亮起(浅蓝色)。功能激活后,汽车能在车道内保持居中行驶,可以自动跟随前车加减速,双手扶住方向盘即可,车会自动调整方向。人为调整方向盘则暂时退出领航模式,回归车道内,车辆只需几秒钟就能识别车道并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感觉到车子自己调整方向盘,说明又继续自动驾驶了。 清明假期,我在松原到长春的高速上使用过这个功能。我多数时间定速100,车子会跟车能居中,遇到侧后方来车会向旁边小幅度躲避,保证还在车道内。遇到弯道会自己转弯,我没发现有反方向的修正动作。 按键可完全解除。 路况良好,推荐使用领航模式。如果弯道多,弯道急或者路面划线不清晰,车辆随时会退出领航,这时必须立即主动接管车辆,高速失去管控太过危险。60以下市区用车也能使用领航模式,但是路况复杂,车辆多,总有加塞或者鬼探头,不安全,不推荐使用。 高速上我也用ACC自适应巡航行驶了一段,配合车道偏离预警和车道保持使用,存在一个问题,只要车辆压线,系统就会拽一下方向盘,把车拉回到车道内,ACC不能车道居中保持,所以会左右画龙,虽然方向盘调整幅度不大,但是车速够高,会导致车辆总是有小晃动,晕车的人会不舒服。所以有人晕车,最好人为驾驶,预判准确,动作轻柔,保障乘车人舒适。 自动驾驶只是辅助,放松放松手脚可以,注意力不能放松,安全第一。
才高八斗可乐yAx:自动泊车总是搜不到自己的车位 ,这种情况怎么办呀
#新版智界S7售24.98万元起新能源内卷又来了!智界S7发布! 此次发布的智界S7系列包括智界S7 Pro后驱长续航版、智界S7 Max后驱长续航智驾版、智界S7 Max+后驱超长续航智驾版、智界S7 Max Rs四驱性能版以及智界S7 Ultra四驱旗舰版,售价分别为24.98万元、26.98万元、29.98万元、32.98万元和34.98万元。 尽管新车的命名方式略显复杂,让人联想到华为手机的命名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智界S7系列的产品力相当出色。 全系800V高压平台、最高855KM纯电续航、鸿蒙车机系统和华为高阶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的运用,让智界S7系列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上具备了不俗的竞争力。 然而,新车能否在市场上大卖,还需时间来验证。从定价来看,智界S7 Max后驱长续航智驾版(26.98万元)可能成为销量担当,而顶配版本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对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那么智界S7能打得过小米SU7吗? 智界S7令人关注的是入门版车型,由于没有配备激光雷达,因此无法使用华为ADS 2.0这一先进系统。然而,华为迅速应对,推出了ADS基础版,采用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 虽然这一方案没有城区智能驾驶功能,但在高速和快速路段可实现全国覆盖,并配备智能泊车功能。华为在推广这一方案时,毫不避讳地将特斯拉作为竞争对手,声称其整体效果“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小米SU7也提供了两套智能驾驶方案,其中包括纯视觉方案。然而,目前小米和华为的纯视觉方案都尚未经过大规模验证。这一竞争态势不禁让人期待,是否有媒体能够将这些车型放在一起进行实际测试,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 毕竟,在智能驾驶领域,实际表现才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对比测试,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这些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对此你怎么看?
#提车日记选车: 说道说道为什么选了L7,算算老7是自己第四台车了……第一台是刚毕业时,QQ爆火的年代,价格可以说也非常便宜,搞了一辆作为通勤开……可能除了我这种年纪的80后油腻大叔,很多90-00后不知道这个qq车,后面qq被挂车追尾直接报废……万幸人没什么事,也是很感谢老天保佑…… qq报废后提了第二辆车,一汽-大众手动挡1.6l宝来,当时qq换宝来真的感觉是质的飞跃,操控,底盘感受,驾驶感受,都非常满意,甚至觉得这辆车自己可以开个10几年不会考虑再换车。但是,但是,男人嘛总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宝来开了三年多跑了7万多km……无意中到广东出差看见了国产的“讴歌cdx”加上工作本身是各大“车厂”的小供应商员工,简单了解了下国产后讴歌的品控参数等,就去试驾了……不用说了,试驾后下定,整体没点点优惠……上路差不多29个,cdx提车后一直陪我走南闯北,钓钓鱼,露个营,自驾旅行……话说一转眼又四年……cdx跑了14万km,车真的是好车,无论操控还是稳定性,运动模式下配合换挡拨片,虽然是个1.5t发动机路上也可以做到超车自如,高速转弯不侧倾,驾驶感受绝对不比同价位的车差……公里数过12w后,车开始出现一些小故障,维修除了配件要很久,费用也真的是蛋疼,加上这车销量极差,四年的车友群还没满人,结婚了家里人多了,空间上也有点硬伤,讴歌国产停产的消息也出现了,忍痛割爱,赶在停产前卖了cdx,老婆手里留一台轩逸代步……本来想换个mpv家用,去试驾了m8,奥德赛,艾力绅,无奈自己和媳妇还是没法习惯mpv的驾驶感受,加上自己也一直有公司的车开,最终换车计划搁置………… 📒 等车日记 后面经历了疫情,家里也多了个“吞金兽”就没在考虑过买车的事了……春节后一家子挤在媳妇的轩逸里出门,回头看看嗷嗷待哺的儿子……换车的想法再次涌现,有了宝宝,选车的第一要素必须是“安全”……跟家里商量下也都觉得该买辆大点的车了,家里的预算是25左右……不用说选车自然是落在我头上了……先去看了领克08,大众途观,q3,凯迪ct5……当时我是非常中意08,差点下定……无奈家里人没法接受08的外观,加上当时某迪已经开始卷价格了,08的态度不够诚意……遗憾错过。 话说人到中年顾虑也开始多了,看着吞金兽一点点长大……开始和媳妇研究要不先买个15万左右的代步?万一以后有老二再想换mpv呢??一拍即合……这个价位能考虑的除了合资的老三样,也就是国产了,开始家里是很反对买国产的,上面说了本人工作就是给各大汽车厂做零件供应,公司的业务也基本涵盖了所有总机厂,这几年的国产进步,我是切身体会,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至于用料区别上,我是很放心现在的“中国制造”。至于大家说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多……我想说的是,但凡是涉及零件多的东西,就没有绝对的可靠绝对的稳定……车本身就是个工具……坏了能修,用时能跑,有问题能解决就可以了况且现在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车的质量都是很稳定的,小毛病大家都有,大差不差,车无完车,人无完人嘛! 🙋🏻 情况介绍 废话说多了…… 聊结果吧!试驾了宋pls,l7,领克01,深蓝,瑞虎8…… 最终提了l7龙腾max版+抬头显示……其中原因如下:对比其他试驾的几款车,l7的底盘操控和动力我是最满意的,其次对于吉利的安全性我还是很放心,加上l7的乘坐空间上确实有一定优势,l2的辅助驾驶长途跑起来,降低的驾驶疲劳感简直不要太爽。至于什么宠爱副驾这些,个人觉得是个卖点,但实际需求不是很大… 📉 能耗分享 目前,车子跑了快2000公里,加了600块的油,其他都是电,充电桩也装好了,油箱大概还有200块左右的油,行驶路况:高速大概800公里左右,市内:500公里国道:600公里左右吧。 🚘 车辆信息 龙腾max115+台显 🚗 外观设计 个人觉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但挺耐看,初看前脸很憨,看多了倒觉得挺可爱加点前卫。 🧮 驾驶体验 满分5分,给4.5,换挡轻微顿挫,车速110以上车内噪音有点大,车机这个大家说很卡,实际用下来感觉日常使用没什么问题,个别时候有点不跟手,但绝对够用!黑屏什么的没遇到过! 🚖 空间感受 满意 📉 续航/油耗 目前提车不到一个月,跑了2000公里小熊综合油耗显示是4.8…… 最后说几个扣分项供参考:1.充电时间太久,外面快充也要一小时多。家桩2小时30分左右吧。2.高速行驶时噪音还是略大。3.雷达反应较慢,是反应慢不是距离远,一般车都快贴上了雷达才开始提醒。4.没实体按键还是要习惯,很多常用功能应该还是按键更方便。5.语音助手识别度一般,偶尔出现没喊它会插话 以上,感谢支持!关于老7不清楚的可以评论,了解的一定回复[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