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007的日常计划购车前:工作几年后,和父母商议后决定买车,这样就能时不时地自己开车回家了。从年初开始看车,4月初看到了007增强版的推出,当时自己也是刚了解了一点信息。于是决定先从极氪007开始看起! 挑车过程:销售打我电话说可以上门试驾,当时我从没开过几次车,慌得不行,不敢试驾。不过那位销售小姐姐极力要求上门试驾并说会指导我,我也就同意了,第一次试驾在工业区里体验感很不错。当然我当时很久没开过车,没法区分跟别的车的好坏。紧接我就开始厚着脸皮约别的电车上门试驾,试了5辆别的车,不过当时还是对007情有独钟。劳动节期间跟家里人商量了下,最后决定还是买007! 提车价格:20.99W(丐版)+8K(灯幕)+7300(官方保险)=22.52W 杭州萧山极氪交付中心 购买配置:后驱增强,75度电池,蓝白内饰,星空之门 我身高174,座椅坐着比较舒适,座椅调节功能比较全面,就是感觉是不是需要自己配个脖枕,因为脖子那边空空得,开久了不太舒服。 后排空间充足,载了几个好兄弟,都说后排空间没问题。后排不系安全带就提醒的这个模式虽然感觉有点烦躁,但是从我这个新手司机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让后排的人乖乖系上安全带稳妥点,不然我压力大。 高架使用体验:提车之后就是开了一段路直接上高架,说实话第一次上我很慌,不过007在高架上表现确实很优秀(也没别的体验过哈),HUD太关键,我新人没HUD根本开不了车,怎么说呢,有些情况下我不论是看左右后视镜还是中控屏,都还没法做到扫一眼就能读取我需要的信息,然后我个人偏向于开在车道的正中间,当我没有注视前方的时候我容易把车开偏,杭州高架本来车就多,开偏之后我就会很慌。HUD真的救了我这个大龄菜鸟司机啊!高架变道时候很流畅,不过我新手变道比较急。 工业区路况使用体验:工业区的道路比较差,长年未修,路中间各种下沉井盖,每次开过去就是咣当咣当两声,能感受到悬挂的摆动但是没那么明显,能够接受,不过后排的乘客说开过去的时候有点晃。 刹车制动:开车第一晚过于兴奋,开到半夜两点疲劳驾驶,在路口等红灯时候本想踩刹车结果踩了油门,一动起来之后赶紧踩了刹车,马上刹住了,双跳自动打开,新车差点变事故车。 平时高架开,大概14-16度/百公里。由于还是本月提的车,还没有月统计数据。后续再分享用电分布情况。 关于辅助驾驶方面 NZP目前还没有尝试过,因为想着新手先自己多开开练手,后续再尝试,自动泊车用得比较多,自动泊车很奇怪,有时候能自己检查到停车位,又是检查不到,指尖泊车只能说是停得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没强迫症,自动泊车效果还是可以的,我强迫症就会自动泊车之后再自己修一下。不过小区里有些地方指间泊车还是把我给救了的,车多,乱停的时候,然后有人催我的情况下,我自己确实还没有泊车路线。 车内智能系统体验:基本功能都有,导航是准确的,语音指令都能接受到。就是有时候我和朋友交流的时候这系统还接收语音信息然后来句:“很抱歉,暂时无法理解” 真的给它闹麻了!然后我在手机上刷视频,居然还把手机的外放人声也在那识别,哇,好无语。 提车时已经是6.1版本,具体提升差异就不得而知了。后续新版本更新再发帖说体验。 接下来写点我觉得比较好的功能点 1、抬头显:是我这种大龄新手司机的福音!车速限速,车道信息,跟车距离预警,实况导航路线。没这玩意我上不了高架。 2、向日葵屏,朝向驾驶座,理由同上,不需要扭头,眼珠右偏即可。 3.导航语音驾驶座后座位独立音箱:听得更清楚,能更加引起人的注意,是个不错的设计。 待优化改进点: 1、智能语音啥都听进去,明明不是我的人声也要识别。 2.导航有时候红绿灯信息会延迟或者提前几秒。 本帖我是从我自己这个大龄新手司机,上路充满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写出的驾驶体验。总得来说 007的各项功能 360度相机,左侧开门来车预警,压线预警,自动泊车等功能很好得避免了我出现各类低级错误;而刹车油门和转向都很适合我的体感;外形的设计和灯幕效果,我朋友们见过的都说很帅(我的朋友们情绪价值给满了 哈哈)就是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至于高速,本周决定去尝试下!希望高速我也能稳稳得拿捏住!🤏🏻 麻烦圈主推荐一下,万分感激!
#懂车帝众测大家好,我是练习时长两年半的11代思域练习生Routing,借这次懂车帝活动,发一篇过于11代思域驾乘体验的帖子,希望大家和平讨论。 购车日期:车子是21年10月下定的,勉强算得上第一批车主,近三年的时间,我也从路上唯唯诺诺的新手司机,到骂骂咧咧嫌弃乌龟车慢的老油条。 购车原因:其实自己买车并非刚需,成都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打车开销和自己用车差不了多少,但是自己本身是一名设计师,同样对汽车外观和文化颇感兴趣,加之之前骑电瓶车下班被违章车辆撞了一下,虽然撞的不严重,但就是那次下定了购车决心; 之所以当初选择的是思域,主要原因还是家里有一台第08年买入的八代思域,当时就觉得非常漂亮,我爸有眼光,这台车开了11年,最后于20年以3万多的价格售出,售出时时车况也非常优秀,因此对本田的外观设计和汽车耐用性还是十分认可的(其实也有点后悔我爸说换车要把这台八代思域给我我没当时没想着要)。 用车体验:先说说优点吧: 首先是外观,说实话一开始刚发布觉得并不是看得很顺眼,但是本田的车总有种魔力,看得时间越久,就越觉得顺眼,11代思域相比10代线条更加简洁,即有老派日系车扁平低矮风格的车身比例,又大量使用了横向线条突出了开阔庄严的质感,所以外观可以给9分,1分扣在尾灯上,(我更喜欢型阁的灯组轮廓)。 下面是内饰,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简约,以实用为导向,但是并不缺乏设计构成的内饰,尤其是机械档杆深得我心,烤漆出风口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脏(毕竟那个位置也没理由经常去摸) 再说动力操控底盘,这个没的说,虽然网上的舆论都被营销号带歪了,但我还是要用腐朽的声音说:思域的操控在同级别里依然数一数二(可能不如速腾),转向精准,动力优秀,铝合金副车架底盘用料良心A级车独一档,尤其是这个转向手感深得我心,指向性十分精准,手感紧实宛如豆蔻年华的少女 最后说说安全性和配置,这个其实自己没什么体验,因为我是先定的车后看的安全测评,所以懂车帝的测评可以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全系乘员舱1500mp高强度钢,铝合金前防撞梁,这个用料至今也没几台同级别车能比,一台安全的车开在路上尤其是高速上,能给你极大的信心和安全感。 至于配置方面,日系车或者说本田一贯在舒适配置上比较抠门,虽然当时标配L2辅助驾驶,但是我买的次顶配了,只有主驾是电动调节,还没有carplay,前大灯自动转向也只有顶配才给,不过整体配置水平放在当时购车的时候在同级别中还算可以(当时国产轿车和思域对标的只有领克03、mg6和星瑞,univ、艾瑞泽8还没出)。 下面说说缺点: 首先是噪音,胎噪路噪和别的同级别车相比确实大,尤其是和日产丰田比,因此多少有些后悔没等等买混动思域(当时也没消息说一年后会有混动版本) 其次是转向机卡顿,这个算是本田通病了,不光在这代思域上有,原因是转向机嵌合的造型设计用一段时间后会把润滑油撇开,者方向盘反复打到底几次或重新上润滑油能管一段时间,虽然卡顿不严重不影响开,不过终归体验不好。 还有就是安全带顺线的环会磨损安全带表面,时间长了会导致安全带表面摩擦力增大,回弹缓慢,这个只能换或者下车用手习惯性推一下。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车无完车,我喜欢所有好看的、有魅力的车,奈何条件有限,只能选一款自己更喜欢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当然会都开一开,品一品不同汽车的调性。 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开了不同品牌的车就无端制造对立,和平讨论。 最后感谢懂车帝的发帖邀请,也期待懂车帝做出更优秀的汽车节目,和车圈汽车爱好者一起见证和推进汽车与汽车文化与的发展进步。
#我的G6体验换车的想法从今年开始就特别强烈,之前是开了一张星途的燃油车,市区里边油耗太高了,我的工作本来就是处理售后的问题,每天要在市区里边开100公里左右,然后就决定换一张电车,选来选去还是觉得g6符合我的要求,空间大,可以拉东西.能耗低,然后智能化比较高 价格 我是在昆明买的,加置换补贴,一共优惠了38000,然后加6000块钱装了一个20寸的轮毂 续航 我的是580版本的,充满电表显续航450公里,但是实际上能跑到500这个样子,我每次跑到剩30公里左右的时候去充电,目前来讲12天的时间开了1400多公里. 空间 G6的空间没得说,前排可以放倒和后座连接起来.中午的时候在车里休息一会儿,后排空间也可以翘二郎腿,后备箱的空间也够用。能拉我的好多装备 智能化 目前还有好多功能没有熟悉,但是开了这些天给我的感觉就是智能化特别高,几乎不用太大的学习成本就可以操作,大多数的功能用嘴巴动一动,小p就能很好的执行 因为还没有上过高速,只是在市区里边的快速路封闭道路上体验过ngp 没有开过别的智能驾驶的车辆,我觉得这个完全是够用了 缺点 当然了,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最大的缺点就是低速行驶的时候遇见颠簸的路段,简直晃的受不了。我在主驾驶系着安全带,都觉得特别晃,更别说乘坐的后排的乘客 还有就是要吐槽的,就是雨刷这个灵敏度,我已经把雨刷的灵敏度调到最高了,但是依然觉得下雨天的时候,他跟个智障一样,跟不上下雨的节奏 总结 总体来讲不到20万的价格,买到这个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个价位还要啥自行车呢,空间又大又省钱,至于好多人吐槽的外观,我觉得还是很OK的,反正我是中意这个外观的,我的用车场景来讲,这个g6Pro版的完全是够用的状态
#用车心得宝骏悦也Plus智尊版:行驶2254公里优化建议 1、需要优化车机系统中个性化设置选项,如当前汽车的颜色和外观,目前默认只有蓝色款的外观,没有其他颜色外观可选。 . 2、优化【宝骏汽车】手机APP【智慧泊车】中泊出的方向选择,目前手机APP泊出只有向前泊出,没有向前左、向前右、向后、向后左、向后右方向泊出操作,需要优化;车内泊车,只有前、前左、前右泊出,没有向后面泊出选项。 . 3、车机地图导航建议优化分区路段的限速设置,满足高速领航时在不同路段自动调整到设定的限制速度,如:可以提前配置A段高速限速80,B段限速100,C段限速120,E限速100,F段限速80,开启高速领航就按照设置限速自动调节车速,并通过其他车主共享完善各地高速路段的安全行驶限速。 . 4、建议在车机导航地图中优化不同等级公路的自定义测速点、限速点、区间测速起止点等点位标记功能,方便安全行车查看和提醒,并通过其他车主共享完善各地路段的安全行驶限提示。 . 5、优化电池电量显示方式,除了默认的百分比显示方式外,增加如:按度数显示或kwh数字显示,并完善车辆已行驶的健康信息,如:按类似表格形式记录:几月几日 几时几分 启动汽车,行驶多少公里,行驶多少时间、锁车时间,行驶区间最高速度,耗电量,出发时里程,锁车时里程等信息,并支持【五菱汽车】【宝骏汽车】APP远程查询相关信息。 . 6、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自动制动刹车设置,如强制保持1米距离(0.5米,1米,2米等),与前车低于1米自动刹车,并保持车距。 . 7、高速领航智驾需要优化快车道和慢车道的优先级设置功能,可以选择快车道优先,还是慢车到优先;目前默认是快车道优先,智驾会选择长时间使用快车道,但我想在慢车道以固定速度行驶,不占用快车道,避让其他车辆超车。 . 8.汽车周围部分较小或处于盲区的人、车、物会识别不到,雷达传感器有待优化或是增加雷达传感器数量;同时需要优化左右后视镜位置的照明问题,在高速上,如果行驶路段光线较暗时,会不定时提示清洁左右摄像头以满足智能领航模式。 . 9.前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无法微调角度,建议前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位置设置到前挡风玻璃上部【前挡风玻璃顶部中间附近感觉是最佳位置】,能记录前引擎盖和左右视角位置,建议能增加一个后置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位于后门顶部。 . 10.后排手机充电接口位置需要优化改进,如果在扶手后部储物盒处放置物品后,会影响手机充电接口使用,建议优化后排手机充电接口位置,扶手箱储物盒(杯托)位主要优化下,稍微大一些的杯无法放置,如:5元大瓶装冰红茶饮料等,建议除扶手箱储物盒(杯托)手机位外,建议在驾驶中控台上设置一处手机存放盒。 . 11.驾驶位方向盘与车门手托和扶手储物盒手托三者之间的支撑关系需要优化,因方向盘的调整上下左右位置原因,导致想把左右手肘放到车门手托和扶手箱手托处后,双手离方向盘的距离不舒适。 . 12.安全带的高低位置无法调整,是固定位置的,建议优化位可以高低调整的。 . 13.【循迹倒车】建议优化支持锁车后再次启动车辆也支持循迹倒车功能,目前只要车机下电后,在上电,循迹倒车就用不了了,不方便隔夜出库。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