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上周末自驾短途自驾木兰花乡,节能畅行乐无阻。早上出发前由于是两台车需要等人,出门比较晚,另外景区叫木兰花乡不夜城主要玩的也是夜场,所以我们11点多才出门。我使用车机自带的carplay功能导航目的地是风景如画的木兰花乡。发现走市内有点堵车,于是去的时候走的三环线加部分高速。回来的时候是晚上9点多出发,走的是武大高速➕市内二环线。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让我深刻体验到了节能驾驶的乐趣。 上周末11点左右,我驾驶着心爱的电动汽车,满怀期待地出发了。这辆车的历史平均能耗仅为14.4千瓦时,让我对这次旅程的续航能力充满了信心。一路上,我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高速路段时速基本保持在120到130公里之间,而在环线上则控制在80公里左右。这样的驾驶方式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还有助于降低能耗。 从家里行驶了大约115公里后,我抵达了木兰花乡。此时,车辆的电量已经消耗了大约40%,出门时我的电量是90%。,平均能耗16.5。回来的时候又消耗了35%的电量。回到家剩余电量15%。粗略计算一下75%的电跑了216公里。我这款车简单换算下环线加高速估摸着跑个288公里。我这个车是2023款纯净智享版,CLTC是425公里,也就是说续航达成率67.7%。春夏交替时的高速表现我还比较满意。回来的时候因为是晚上不堵车。能耗相比去的时候要低一些,因为晚上气温低没有开空调。去的时候是开了空调。这足以证明我的驾驶策略是有效的。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蓝天白云下,一片片木兰花盛开,如同仙境一般。我停下车来,漫步在花海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和亲朋好友一起畅游木兰花乡,玩了一些自费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旅行的高速过路费共花费了72元。虽然费用不高,但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选择更加环保的出行方式,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木兰花乡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后,我踏上了归程。这次短途自驾之旅让我收获满满,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体验到了节能驾驶的乐趣。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将能够享受到更加绿色、更加美好的出行方式。 此次自驾木兰花乡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节能与环保,让我们的出行方式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
#蔚来ES8提车之旅换电的12大优势 沈斐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 关注 2023/05/17 11.7万浏览 关于换电的价值与优势,我整理了12点。 前面6点和用户体验相关,主要表明选择可以换电的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好处;后面6点相对专业性强一点,明确了换电能创造足够的额外价值,是可持续的,值得大力推广。 从用户体验看,换电让用户省时省心省钱,比加油更方便。 除了家充等顺手充电的场景,换电具备无与伦比、吊打级别的优势。对于蔚来用户与潜在用户,看到这6点优势,会考虑选择能换电的电动汽车。 12大优势 用户体验 1. 换电 = 加油!换电时间2分半,包含泊车与自检等全程不到5分钟就能满电出发,与加油相当,比充电快很多。 无论快充技术怎么发展,在更快这个点上,换电会一直有明显的优势。 2.换电比加油还方便!不用下车,一键换电,是高度智能的全自动体验,非常优雅舒适。 拔枪加油,包括拔枪充电,并不是很好的体验。大功率的充电枪,不仅重,在寒冷的天气里充电电缆变的很硬,体验更差。换电省去了下车拔枪的糟心,毕竟很多地方充电桩周边环境很容易脏乱。不用下车,也避免了恶劣天气和蚊虫的影响。专程去充电时,通常需要算好时间,不管充电时做点啥,都是桩心事。如果去不同品牌的场站充电,体验更得不到保证,每次都要研究下,不同的APP或小程序、不同的交互逻辑,非常操心。车辆集中到达到,换电有清晰的排队机制,而绝大部分充电站无人指挥时非常无序,抢桩事件时有发生。 3.用户在电池上花钱更少。 用户有选择的自由,城里就用75度电池包,出远门以短期租用的方式更换100度或更大容量电池包,长短相宜,花最少的钱,跑最远的路。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成本最高的部件,对于不能换电的车,必须买一块长里程的电池包,这钱花得很冤很浪费。另外,车电分离,电池租用,也降低了购车门槛。让用户多了一个选择,在购车时可以少支付7万元或者12.8万元电池款,购车后按月支付电池租金。 4.终身质保,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电池质量,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随时可换。 这个优势带来的用户利益是巨大的,对于不能换电的车,一旦电池有问题,维护或更换的成本极高。有些新用户会担心自己的新电池被换成旧电池。这个顾虑真不必要,我们会保证所有换电体系内电池的质量,保证所有电池处于健康状态。真正需要顾虑的,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电池出现问题怎么办?这时候,如果不能换电,电池维护或更换的成本都极高。而对于可换电的车辆,特别简单,来换一块电池就好。 5.电池安全性好,每次换电都对底盘和电池进行检测,及时排除电池隐患。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换电给了我们迅速且低成本处理事故隐患的机会,可以在换电站拦截并维护存在隐患的电池。对于不能换电的车辆,即使能发现类似隐患,处理起来的及时性差、成本也要高很多。 6.有机会使用最新技术的电池,老用户也能享受到电池技术进步的红利。 例如最早只有70kWh的电池包,这些用户现在都能在需要时使用100kWh电池包。当电池技术进步后,在尺寸不变、成本相当的前提下,同样是标准续航的电池,我们增加了5kWh,提供75kWh的电池包。 换电在用户体验之外还能创造很多额外的价值,用户一般来说不太容易直接感知到。但有些用户担心换电是否可持续,或者有兴趣了解相对专业的深度思考,可以继续看下面这6点。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换电把汽车、电池、电力三个要素,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解耦,使得不同容量的电池,不同的充电能力,都实现了最大效率的利用;还能作为储能装置,参与电网调节。 以下6点是具体的价值创造点,如果一定要把当前就能计算清楚的价值用财务数字衡量,仅“电力容量利用率是充电站的2~3倍”、“储能,低充高换”这两条,就足以对冲掉换电站投资比超充高的部分,何况还有其他的诸多价值创造点。整体上,换电能创造足够价值,虽然初期投资高于充电站,但长期效益明显更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电动汽车补能方式。 从能源与资源的体系化效率角度看:节约了资源,实现了电力容量和电池的高效利用。 12大优势 能源与资源的体系化效率 1.换电与车电分离,体系化实现了至少17~30%的电池资源节约。 这种资源节约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用户按需选择电池,不用长年占用大容量电池,给自己省了钱,从行业的角度看,减少了整个群体的电池资源占用; (2)不同行驶里程的电池,通过换电体系实现大均衡,避免部分行驶里程长的电池提前退役; (3)电池日历寿命内循环寿命往往有很大富余,通过电网互动能进一步实现循环寿命的最大化利用。 2.换电站电力容量的利用率是充电站的2~3倍以上。 无论换电还是充电,都要有足够的电网供电能力。用户随机性地来充电或换电,充电只有当用户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