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1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首先说一下试驾车型,特斯拉24款Y,焕新3,极氪24款001,007,小米su7max和刚刚试驾完的标准版。 核心对比: 1、操控性: 第一名:特斯拉焕新3,操控无敌的存在,可以打99分,只有去试过了,你才知道这一代焕新3的牛逼之处。 第二名:特斯拉Y,转向偏硬,整体操控可以打95分。 第三名:小米su7max和标准版,操控基本有特斯拉的9成功力,打90分,不过max高级感明显高于标准版。 第四和第五名:就是极氪007和001了,操控明显差一个级别,75-80分吧。 2、底盘滤震和高级感。 第一名:特斯拉焕新3,底盘滤震和高级感基本拉满,打98分。焕新3整整开了一天,越开越想开,约的是长试驾,不信的可以自己去门店试。 第二名:小米max,个人感觉比Y要好一点,Y偏硬一点点,max底盘舒适性不错,整体偏运动中带一些舒适,打95分。Y底盘打90分。 第四和第五名:极氪系列,底盘有一定的韧性,但高级感差一点,有一些细碎的颠簸能察觉到,底盘整体80分。 3、电门相应度(电门响应程度最能衡量一台电车的电控和调教功底),什么叫一踩就有,瞬间爆发。 第一名:特斯拉焕新3和Y。特斯拉的电门响应绝对的第一,毫无疑问,没有开过特斯拉的完全感受不到什么叫一踩就有。特斯拉没有任何延迟,瞬间响应。 第二名:小米su7max。电门响应和特斯拉非常接近,但仍能感觉到有一点点延迟,开起来不是特别跟脚,但也是延迟非常非常小了。 第三名:小米标准版,标准版今天试驾过后,延迟有点高,虽然比极氪稍微好一点,但感觉和max差距有点大。无论是动力,电门响应,底盘,滤震,标准版和max完全两台车。 第四和第五名:极氪007和001,电门响应最差了,说好听叫不容易晕车,本质上还是电控技术跟不上。 今天试驾最大感受还是标准版和max差距有点大,劝大家如果定了标准版的一定要去试试,和max完全两台车,建议在乎操控和底盘调教电门响应的,不要考虑标准版,直接上顶配max不后悔。
楼主所说的操控其实就是电门响应速度,仅此而已,类似于油车的不同模式,油车的舒适版油门响应就慢,性能版油门就快。但是日常开车的舒适版给你调成油门快,真的好吗?
日常你有舒适模式,有什么影响呢?
你说的快慢是扭力大小,油门小则功率小扭力小起步慢。楼主说的响应速度,即我油门一动车即刻做出反应(加速或者减速),这是所有汽车最求的目标,响应速度越快人越容易做到人车合一。另外一个是加减速的曲线调教,即要做到响应速度快又要不能窜要线性舒适。
小米应该第一,自主研发9100t,还不够么,全身上下连螺丝都是自主研发,这不能排到第一么。
那得排宇宙第一
差不多
@这没有你要得自由:那得排宇宙第一
看了楼主和那么多的发言,我觉得都没讲到点子上,楼主认为操控好,很大一部分是指车头响应快,车身灵活跟随紧致,侧倾小,这点我大致认同,001的方向紧致度和车身跟随性不如毛豆3犀利。但楼主忽略了一点 就是操控的动态平衡感,这个不是新手司机能体会的。而001这点就做的很好 但好的很隐蔽(被大车身和超重的体重掩盖了),这是直到我开它跑完浙东秋名山才发现,而我第一次去店里试驾后 觉得001操控有点不行 75-80分的样子,差点误判。 关于舒适性,楼主的理解可能是司机角度操控层面的丝滑平顺,这点不能说不对,但不能说全面,全面的来说是车子久开不累,还有前后排乘客久坐不累(相对而言),需要车子底盘滤振好,平稳度高,悬挂软硬和行程长度适宜。说完了,我用行动支持自己的判断
好多少人认为方向盘转向没虚位 底盘硬就叫操控性好
点赞
雷军还是实在的,发布会也说了电控这块跟特斯拉比的确有差距。但是通过自身技术➕大电池弥补了。电车50万以内操控最强应该是老款Model3,就是太硬了。现在的焕新3操控略有下降,但是舒适性和车身质感绝对是上了一个档次的。至于极氪,也是堆料,但是做的比较粗糙,反馈出来的结果就是各方面匹配度不太好,特别是软件层面
雷总是谦虚,特斯拉毛胚房还真好意思
雷军说的是电控基础不如特斯拉,是靠钱才追上的,人家谦虚不是拿来让你屈解的。
电门响应是人家故意调的,响应太快有时候反而容易出事
车子反应快,可以通过右脚细腻掌控来降低反应速度;车子反应慢,人想快却无法快起来
合着车还要照顾脚瘫是吧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