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超出预期。也许是因为之前开的是美式车,所以没想到操控带了的快乐能到这个程度,这还只是5系这种偏舒适的调教。 果然,宝马让操控调教变成了艺术。相比之下,外观和内饰的一些不满意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轿车作为有运动属性的工具,主要是拿来开的(不喜欢运动这个东西的人除外),内饰看久了会烦,太多智能配置也会沦为伪需求。相反,宝马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并且是真的会经常用到的那种,从按钮的起伏大小和手感,以及布局,全部是为驾驶者而设计的,比如音量旋钮细,方便快速大幅度调节音量;空调旋钮粗,适合微调温度;再比如车门和扶手箱都有平整面可以放置两侧胳膊,且距离正好满足双手握方向盘,不影响驾驶的同时提供舒适之称;再比如档把的造型手感与旁边实体大旋钮的按键位置设计,不经历不停的迭代与反复推敲无法形成这样的结果。还有太多就不举例了,开过的人都很熟悉,没开过网上也都罗列了很多年了。 如果之前没get过家用舒适与驾驶感的平衡,那么宝马5系是你绕不过去的,特别是喜欢驾驶感喜欢开车的朋友,长时间愉悦的驾驶体验,才是快乐的源泉,宝马值得你体验,它也确实做到了。如同所有伟大的产品一样,宝马不一定非常华丽,也不一定有紧跟时尚新潮,但言之有物,没有废笔,扎实的很,开车真的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感觉真的物超所值。 总结完了,再补几句题外话: 【购车经历】 本来听说马上要出新的换代5系,外形图我还能接受,想再等等。我相信设计师给出的即便刚开始不适应,也是有他领先的设计语言的。 但当知道新5系鸡腿档被取消的时候,就立马决定不等了。因为还是喜欢传统汽车的盲操。比如,突然决定超车,想换s档,不用看,瞬间拨动档杆,马上就可以准备超车了。但按键式的就要摸半天,甚至还要去看一眼。这个在平时普通路况还不是很重要,但如果车况复杂时,就能体会到这种盲操流畅性所带来的安全感和信心了。 决定要提车之前,谨慎起见还是试驾了一下e级和A6。e级视觉设计确实精致有高级感,但他的设计都是体现在尊贵质感上,和驾驶关系不太大,而且试驾完确实变速箱和底盘转向什么的也没留下任何印象,感觉没和其他C级车有本质差别。 A6也试驾了,外形虽然看腻了但依然是我喜欢的类型,底盘质感很高级,烂路感觉不错,但总是觉得油门响应和操控感不细腻,确实和朋友们评价都一样。 老婆坐了后排,觉得5系竟然意外坐着最舒服,这个很主观,但无所谓了。她喜欢坐,我既然喜欢操控,那就不管其他的短板了。 当然电车类也试过,还试过一台朋友的model X,我比较保守,是有点不习惯,还有就是是不信任。除了那个翅膀门,其他真的没什么印象了。也许未来会适应吧,那就看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了,这个不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喜欢运动你就离不开操控,不管是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开车,五感与肢体的配合带来的律动享受,这个是永恒的。虽然没有玩跑车下赛道的精力和财力,但也还是要开一下家用宝马的。 【动力表现】 油门跟脚,你松他就收,你使暗劲它就冲,而且能感受到你微妙的力度变化,确实聪明,背后是技术经验。什么是核心价值,这个就是。整体动力的话,2.0t的250马力大家都很熟,也没什么说的。 D档低速几乎无顿挫,S档低速偶而有闯动,但一般堵车路况也不会用S档。 最值得讨论的一点很有趣。经多次测试,sport模式+S档是有效果叠加的,虽然不明显。sport模式除方向盘更沉更紧,主要是集中在油门响应和给油迅猛,理论上也会改变换档逻辑。但如果在sport模式下,再选S档,确实会又感觉更加灵敏一点。这个不知道其他朋友有没有感觉到,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空间表现】 轻度露营都绝对够用,日常就更不用说了。二排的话它的宽敞不是腿部空间的绝对值有多大,而是座椅角度和造型体感带给你空间很大的感觉,5系为了家庭使用场景确实用心了。 【提车价格】 2023版530尊享运动。裸车42.5,落地49,送普通包围脚垫,后备箱垫,行车记录仪,普通贴膜,普通镀晶。送5年无限次保养,机油机滤空滤可以延长到8年。
#用车感受既有哨兵模式保护车的安全 也有FSD自动避险 还有超级省钱的出行模式 家充每公里大约4分钱(夜间电费3毛一度) 没有去加油站闻汽油味的时候了 家充:家充是去年装好的(可以单独出一期感受和流程) 送的勘测安装 开通国网电表380V上门安装的师傅很nice 充电桩:三代桩可以锁定仅充电认可的VIN匹配车辆,这个也(可以单独分享一次,充电桩密码忘记可以拨打400电话)最好记住密码 自动驾驶辅助:高速封闭道路的FSD感受非常好 打转向灯自动变道,导收费站自动出口驶出,减速 📸爱车美图 省钱:家充电费每晚22:00-6:00之间是半价3毛,折算每公里大约4分左右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哨兵模式:设定家庭、公司以及收藏夹位置可以设定不开启,每天大概10-20km耗电,低于20%的时候自动停止该功能,利于遇见开门杀、恶意损坏的情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养分享 一万公里保养:0费用,送到特斯拉服务中心,驾驶半年,底盘不小心刮蹭,鼎升检查,均OK,未产生费用,且服务质量一流。在特斯拉临港TC。 💰晒晒价格 价格是去年11月提车,降价前提车,好在选择了免费灰色,弥补一点。 📉能耗分享 能耗部分与车子性能就是相对了,要体现高性能,能耗就很难兼顾。150左右还是可以接受,也挑战过124。 期待全球第一销售榜一的model Y给大家更好的体验。加电!!
#坦克500 Hi4-T开启预售以下内容为本人所理解 并非官方 这车的混动工作原理就是纯电续航110KM 综合续航790KM 市区用纯电模式 高速经济模式或者智能模式 高速工作原理和增程式不一样 高速是发动机驱动 在你需要超车需要动力的时候 电机辅助 所以说要劲有劲 不同于增程式 此混动模式不存在亏电 不像某想是全程电机工作 为什么不存在亏电 这是插电车型!这是插电车型!这是个四缸机!高速是发动机来做主要驱动 你需要动力扭矩的时候才会使用电机辅助 懂了吧~并不是先用电 反而在你超车使用了电机消耗电能后 在匀速行驶过程中 发动机会为电池补电 还有动能回收 我觉得这个P2发明者真的是天才 能满足日常市区纯电110KM内的无燃油消耗 在你需要诗和远方的时候无燃油焦虑 2.7吨的车 加满油的情况下能行驶790KM 油耗10个以内 真的很强了 这么重的车 还是非承载 再说一遍!永远不会馈电!永远不会馈电!除非你纯电把电耗完以后才会!这基于你的驾驶逻辑!并且基于官方介绍 你还可以强制保电百分之多少 随你定!假如需要长途露营 在沿路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 你可以设置强制保电百分之80 虽然行驶时油耗稍微高一点 但是到达露营地 你车还有百分之80的电!随便你霍霍!所以说油耗基于你的用车逻辑 这不难懂了吧 最后说一点 希望坦克官方能选配17寸轮毂 因为19寸的AT胎太贵了 根本不好买 还有!在整车质保上 电池充放电低于百分之80的衰减后能提供维护或者免费更换! 还有! 不求你们降价 只求你们把配置还回来~ 希望更多的500p车主 不然以后找个配件都难谢谢大家。希望版主申精
#用车感受🙋🏻♂️情况介绍 📌这台车是2021年11月上牌的,款型是prime版本,白色外观➕典雅内饰(类似卡其棕),用车地点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单日平均里程在80到100km,工作需要每两周左右一次往返长途450km,小区不具备安装充电墙盒条件,一直使用公桩快充补能。 现在主要和大家汇报下一年半以来我的真实用车体会,平时拍的照片少多是文字,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如果觉得这帖子还ok请为我点个赞咯,我先谢谢您了🙏 🗒 真实感受 📌续航能力、电耗、费用:从2021年11月10日到2023年4月9日,车辆消耗了5210.85度电,费用1454.34元(大众送的v豆换了1400元电卡,还有大众官方送的2400元电卡,一共节省3581.4元),总里程23674km,综合下来每度电行驶4.54km、每百公里耗电22度、1块钱可以行驶16.28km、每百公里花费6元。因为用车环境在北方,快速路和高速行驶居多车速较快,没有选装热泵空调且冬天和夏天空调和其他加热功能用的比较多,所以这个能耗我基本可以接受,如果要是有热泵空调的话也许能降到每百公里18度电吧?有类似使用场景的朋友欢迎分享一下哈哈😄 📌行驶质感:动态牵引模式下能明显感觉方向盘阻尼加重,底盘在路面上压的更踏实,前后轮动力分配给到车辆适应路面的时间更多,在结冰路面上相比较舒适模式确实有明显抑制打滑,因为没开过带锁的机械四驱或者电控四驱,所以没法对比这个差异,有懂得朋友欢迎来聊聊。经济模式下,车速有时会控制在130迈以下,而运动模式下无论你的档位在D还是B档只要松开电门就会有明显的动能回收(回收槽绿色拉满)且力度一致,而其他模式下只有切换到B档才会有明显的动能回收。综合起来,最好开的还是舒适模式,既有欧洲公路车的反馈感又可以兼顾舒适,感觉这个模式下的悬架调整的还ok,既不松垮又不紧绷,如果起步想更快或者需要超车,只需要切换到运动模式,毕竟双电机400牛米还是很自信的。 🔎 槽点反馈 📌老生常谈的问题:车机是真的拉胯。以前我开帕萨特和途观就忍了,现在还要忍……没办法,自己挑的嘛。升级了2820后黑屏问题少多了,但是只要连接CarPlay,大概率就会找你麻烦,天气冷一些(其实可以说是环境温度低于10度)停一晚上第二天就有很大几率显示各种故障以及中控大屏卡顿。 📌近期发现的问题:前几日下雨,外面比较冷大概7到8度,车里人多在聊天,雾气在玻璃上,突然就显示车前测距感应器故障,后来下了车一看才发现,前车窗的感应单元对应的那里跑进去雾气挡住了,除霜开到最大都吹不掉,这个真的蚌埠住了 📌一直无语的问题:主驾驶侧玻璃升降区域的REAR 键没有触感反馈,音效反馈又不明显,导致想调整前后车窗或者一键升降时总是很尴尬的没法及时处理;再有就是这个全车9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量高一点前面中控台和门板的噪音共振就很明显,本来是为了中和一下高速行驶时的路噪和风噪,反而更不舒服了。 📌后排的空间的确不太好,170公分的人坐上去都认为视野不太好头顶有些逼仄的感觉,而且在行驶中后排的乘客无论在什么模式下都感到坐着不太舒服、会晕车,而且靠背角度不前不后让人很难受,坐垫不够长且臀部位置填充较硬。好在后排坐人的机会不多,暂时还不太焦虑。 ✏️ 独家秘籍 📌关于如何有效控制行驶能耗,首先就是速度上,平均时速在60迈以下、90至120迈之间,其次是开启经济模式、不使用空调或使用空调时关闭压缩机,如此这样的话能耗基本可以有不错的表现。例如我有一天不间断跑了280km,平均时速在104迈,室外温度17°C,只开了一小会儿空调温度在23°C且关闭压缩机,能耗每百公里17.6度电;但之前有一天连续跑了270km,平均时速84迈,室外温度15°C,开了一会儿空调温度在24°C且打开压缩机和净化空气,能耗是每百公里19.9度电。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证明我的方法有效,因为影响纯电车能耗的因素太多太复杂,我还是觉得没必要为了刻意降低能耗而牺牲了使用舒适需求,该用就用。 🔎最后总结,这一年多我还是比较满意这台车的,动力满意不窜,舒适性配置基本的都有,终身保养和道路救援很不错,下一步期待OTA升级能带来更多好用的功能。
#用车感受❤❤❤冬去春来,电动车又能“活跃”起来,适逢正好周末需往返芜湖出差,正好体验一下极氪001高速的续航表现。之所以说是“乍暖还寒”,是因为天气又突然降温,往返两天气温也就在12~15℃左右,早晚期间还是需要裹裹自己衣服的! 💛💛💛本人21年下定的YOU版车主,22年初提车,由于每天上下班往返通勤100公里左右,目前里程已达32000公里。本次测试续航按照自己习惯以及经验,全程运动、低回收模式。气温虽不高,车内感觉还行,也就没有开空调。想着中途不要因为补能耽搁时间,前一晚用家充桩补能至100%,满电的话肯定不用担心续航。 💙💙💙去程:从嘉定出发,准备直接抵达芜湖唯一的官方自营超充,全程331公里,途径沈海、沪武、溧芜高速,其中高速路段311公里,可以说几乎全程高速了。除了前期由于途中两车道+各种大车占道行驶导致车速无法提起来,电耗一直在19-20之间徘徊,随着后半段路途畅通可以顶着限速跑,最终全程平均能耗20.7,余电30%,也就是全程耗电70度。 💜💜💜关于补能:随着极氪自营的超/极充点越来越多,按个人用车经验,首先电车肯定最适合城市通勤,即使前期家充桩未安装的情况下,本人在补能这块也毫无忧虑。在长途且“暴力”驾驶的情况下,冬季可以确保350公里的高速,其他时候可以确保400+的高速续航,如果驾驶风格可以温柔一点,可以增加50以上的续航。随着天气渐暖,电桩速度也逐步恢复,半小时70-80度电的补能效率屡见不鲜,随着充电桩的布局增加,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终究还是电车的! 💚💚💚返程:不是很懂导航的推荐逻辑,返程绕行湖州,行程354公里,除了进上海市区以后有一绕城高速比较堵以外,几乎全程都是顶着限速在跑,因而前期的能耗直达23,直到后面车子多起来,均速被降至110左右的时候,能耗才逐步向21靠近。出发时余电83%,抵达时只有3%了,愣是忍住了在高速上补能,赌狗的胜利👏!相比去程多消耗10度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里程增加,以及路途畅通时的肆意狂飙,毕竟电车速度越高,能耗会大幅增加。 💓💓💓小结:两天行程拢共700公里,耗时8小时12分,整体百公里能耗20.8,全程耗电150度,粗算一下高速工况下整体续航打77折。 从均速可以看出整体驾驶过程中并没有为了续航而控制速度。天气回暖以后高速能耗基本可以确保20-21左右,就算全程畅通,也不会超过23。可能还是受个人驾驶习惯影响比较大,急加速/减速也会导致能耗上涨,身边也有一些车友经常保持25+的能耗,委实不知道咋开的😂😂😂建议还是佛系驾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