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Y 标准续航后轮驱动版

4分“优秀”Model Y
【购车经历】
其实很早就关注特斯拉这个品牌了,说实话用电造车的它不是第一个,但是能做到三十万的电动车0-100降维打击百万级别跑车的它确实吸引了我。认识这家公司的时候,是他在上海建了一个超级工厂,并且还和上海签了对赌协议,看到新闻了的我也很好奇,为啥会愿意如此便宜的场地各种费用给到美国企业特斯拉呢?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或许特斯拉就如标杆一样存在于中国市场才能够激发本土车企的灵感强迫车企进步。让我决定买Y的原因很简单,有一天女朋友路上看到Y问我这是什么车,说气场丝毫不出宝马X4,看过很贵的样子的时候,坚定了我买Model Y的想法,就是他了。
【外观】
ModelY就像我一样吸引了我女朋友,这是她的见色起意,哈哈。
前脸外观其实不算是很战斗或者很有科技感,它有那么点小保时捷的感觉,但是它更愿意告诉你,我是特斯拉,
侧面最爱的就是他溜背的造型,那么说驼背的键盘侠,只能说你们欣赏不来。隐藏式门把手,这种设置其实是结合了空气动力学的设计,让风阻变得更小,更快!
然后是就是线条感很强的尾灯,配合上这个掀背的后备箱,我就想问这个颜值,还有谁。极氪001:还有我
【空间表现】
1:Model Y挺能“装”的,首先是前备箱,因为没有发动机变速箱什么的,有一个储物空间,这个储物空间,最大的用处,就两个字“浪漫”,之前给女朋友准备花直接放里面了,还有准备送一些礼物的时候,真的很好用。本人身高178,驾驶空间对于我来说完全足够了,后排也是一样的,虽然没到翘二郎腿那么夸张,但是还是有几拳的距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后排中间那个位置,传统燃油车或者某些油改电品牌的车子,中间凸起严重,而特斯拉的中间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对后排坐三个人很友好,然后这部车我感觉不算suv但是头部的空调真的很大,不会给你很压抑的感觉,配合全景天窗(夏天真晒啊),给你感觉很清爽的感觉。
后备箱储物空间很足,满足自己的露营爱好,后排支持放倒,甚至可以把我的山地自行车放进去,到了晚上,可以开启露营模式,开启空调,看着天上的星星睡觉
【亮点配置】
不是专业车评人,我只说我认为对于我平时有用的。我也没选配什么花里胡哨的辅助配置,说实话,现在算法再再再复杂,也不如我人为驾车安全吧,我更愿意把我和家人的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这一块大屏和多啦A梦口袋一样,你能想到的东西都能给你,甚至你想不到的东西,未来也能通过OTA 卖给你,不过想割我韭菜是不存在的。
2:车内娱乐系统非常丰富,可以玩卡丁车啊,看视频动漫,可以设置各种模式,设置转向音效,丰富了驾驶体验。最近还出了一个麦克风,可以在里面k歌,有考虑后续买一个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一起唱,嗨起来。
3:车内有扩音器,麦克风,平时如果到女朋友家楼下想恶搞她一下可以用来呼唤她的名字,试过一次,当场社死的是我自己,大家都直接看向我的车,尴尬,未来求婚可能可以用得上
4:电尾门,这个配置,bba都是要选配的,但是我们是标配,美滋滋,而且这个掀背门打开真的很有气场
【最不满意】
1:座椅一开始坐会有点不舒服,因为这个座椅属于偏短和硬的,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开长途,身体反而没有那种腰酸背痛的感觉
2:80以后的加速,其实说电车能秒百万级跑车,什么V6 V8那个只存在于0-100,确实快,但是80之后,那个电门没什么力了,之前在路上有和一部3系跑,一开始确实快很多,但是到了120 140,他还能有动力,直接把我超了,不知道Y P 80 100之后动力如何,大家评论区讨论一下?喷子别来
3:韩泰轮胎,随着而来的就是两个问题,胎噪,不过还能接受,上了80 100挺明显,用音乐压一压,问题不大
4:单踏板模式,这个模式真的很难受,习惯了开油车,驾驶思路没那么快转变过来,松开油门直接就和踩了刹车一样,一开始坐着贼难受,建议大家设置为舒适模式比较好开
5:减震,我感觉Y悬挂和减震属于调教的偏运动的,过减速带和那种坑的时候总是上下弹跳,不知道是胎压问题还是车本身就是这样,我目前胎压是2.8这样,热胀冷缩原理,不敢太高,我曾经有试过调整到2.5左右,会更舒适,但是修理厂推荐尽量还是按标准胎压来。
5:夏天真的热,很后悔当初没有加8000选择白色内饰,黑色免费的内饰,夏天吸热,根本没办法坐下去,准备去把全车加天窗贴Vkool 隔热膜,据说好的要一万多。然后还是因为热胀冷缩原理吧,夏天开空调有异响,中控那个位置,偶尔啪几声,不过也还好。
晓辉5327:可以入手吗?现在
光寻影:请做好准备,被喷是免不了了
Rockets6:这个是啥颜色?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Y 标准续航后轮驱动版

4分“优秀”由于是二胎家庭,16年买了一辆MPV--大众夏朗一直开到今年。真是一辆是好车,5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车辆质感也很不错,乘坐舒适,空间超级大,加速性能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就这么几年时间,已经开了11万多公里了,从来没过有趴窝,及时的养护对于爱车来说非常必要!
因为喜欢车,经常通过懂车帝查看各类新闻和视频,发现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已经蓬勃发展,而自己已经是属于受众人群。加上朋友,同事,邻居在耳边的鼓吹,内心已蠢蠢欲动准备换车,主观上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每天上下班通勤70公里,周末偶尔还要带全家出去玩,一年两万多公里的油费,换成用电可以节省很多。
2. 原来的进口汽车行驶已经超过5年/10万公里,不管是平时保养还是零配件更换,费用都很高,电车在这方面要便宜多。
选车
选择对象包括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大众ID系列,这些品牌在这两年听得耳朵都出老茧了,口碑都还不错。自己开过几次ES8(包括长途),很喜欢,内饰高档精致,换电是一个特色,据朋友说服务也超赞。但辅助驾驶都是要花钱买的,车机的应用少,家和公司附近没有换电站,价格也稍稍超出预期。本来是想预约看小鹏p5的,结果去店里的时时候还没有上展车,另外对于车的外形一直很纠结,就是想看到实车再做决定。于是就顺道去了旁边特斯拉的门店,其实在前一天就通过公众号预约了小鹏P5和Model Y试驾,没有P5,那就只能试model Y了。试驾时被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圈粉了,9月26日果断下定标准基础款,预计6~8周提车。
等车
下定后根据销售的介绍,建议换20寸轮毂,据说生产进度要比19寸的快的多,其实的内心也更喜欢20寸轮毂的颜值,果断换了。
前面40多天还能耐得住性子慢慢等待,之后就是不断刷懂车帝车友圈,微信车友群看大家的提车进度,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更是每天刷3次😂😂。下定的时候20寸轮毂的车要比19寸的快5-6个号,快轮到我时突然中断了,反而19寸轮毂的车加快了生产进度,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车友们的捷报,渐渐的居然和20寸的开始同步了。。。开始焦躁不安,经常问问交付的进度情况,得到的答复都是很官方的,根本没有明确消息。
在等车期间正好遇上懂车帝搞的团购,买了车衣,3W全套脚垫,隔热膜。并在天猫上等双十一买入了充电桩和一些小物件,车还没到,又将近2W没有了。
真是一天都没有浪费的,整整60天,早上刷了还没有匹配信息,中午再刷就变态。赶紧和交付确认信息,得到明确回复后立即付车款,买保险,约定2天后提车。
提车
由于开始大批量交付,没有撸到免费午餐,下午1点来到交付中心。,到门口签到的时候等待室已经有很多前来提车的人了,据说这天有100辆车需要交付。签到后绑定了4G网络,第一个月免费,后面每个月9.99。之后就是拿着保单,有专门人员安排打印临牌。在等待的过程中突然交付中心整栋楼断电,通知维修了30分钟都没修好。本计划1:30会有一个汽车功能的视频讲解,就这么莫名取消了,真是好事多磨难!
就看着工作人员把电脑和打印机搬到隔壁楼里开始打新临牌,现场交付也行动起来,开始带领我去检查车辆并做一些基础的设置和讲解。前期逛车友圈时准备好的需要检查的项目被遗忘的一干二净,将就着吧。
拿到临牌开车上路,一小会辅助驾驶的蓝圈圈已经闭合,在高架上试开了一段,真香。找个空旷的地方让老婆试了几公里,我真的吃不消,差点吐下来,因为不习惯能量回收,车总是开的一冲一冲的,和她重新讲了踩电门的一些要领,第二天开始就好多了。
家里的两个小家伙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哇,这车竟然不要加油,是充电的!
-哇,这么大的屏幕,还能感知到旁边的车辆和行人!
-哇,在车里还能看动画片!
-哇,竟然还能在车里打游戏!
....
满满的都是感叹!
以下优缺点只是和以前开的油车做对比,不喜勿喷。
优点
1.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费。。。
2. 空间够大,满足家庭需要,很多隐藏的小空间能储藏杂物。
3. 转向准确,指哪打哪,加速快,超车转向特别有信心,毕竟是性能车。
4. 电机、电控系统属于顶级,能量转化效率高,这么重的车,好的时候能开到1:1。
5. 音箱效果很棒,声音调大一点可以压住风噪😂😂。
6. 最基础的驾驶辅助很有帮助,高速和国道行驶可以省力很多,对比蔚来这个真香。
7 . 很喜欢特斯拉的销售模式,不用砍价,不用磨嘴皮子,不用到小包间去打心理战,全国统一定价,保险也没有坑。
缺点
1. 强制的动能回收很不习惯,需要有几天的适应过程,虽然调成了缓行,第一天开还是有点晕车。
2. 隔音效果不太好,总去检查是否窗户没有关紧。
3. B柱遮挡范围有点大,特别是转大弯的时候要注意侧后方来车。虽然可以使用侧后方摄线头来观察,还是需要时间来适应。
4. 底盘比预想的颠簸,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铺垫。
感谢圈主反正比你皮的推荐!
13星火燎原:哪位朋友有车友群 拉我一下 谢谢
晋B大同爷们:怎么说呢,电车保养维修不一定比燃油车便宜,保险也贵,省下的油钱没那么容易
LRBJ:悄悄跟楼主说,找汽贸定有优惠的,并不是官网价格
基本信息-5.6秒标续,选配20寸轮毂。坐标郑州10月8日下订,12月11出厂,20日提车。为了能卖上好价等到1月上的牌。目前行驶800km。
【购车经历】
选车心路历程从开始到结束很简单,不喜欢轿车,
SUV里Model Y,ID6,途昂,Q5L,XT5都试驾了,驾驶感受、性价比和科技配置Model Y完胜,加上一直有关注这款车,国产后28.4的价格真的很香,所以没什么犹豫和纠结直接下订了。
配置选择-去年补贴没退坡的时候可以3选1,首先排除白内饰感觉不实用,车漆颜色除了蓝色白色外没有特别喜欢的,因为之前开的CRV是白的,最后在蓝色和黑轮毂纠结了一下最终决定了轮毂,我的想法是只要充电条件ok轮毂带来的外观提升是远胜于损失的那一点续航的,还换了四条米胖子轮胎,操控也会更好些,并且后期能贴膜改色,轮毂却换不了。20寸大轮毂帅就完事了
【续航】
目前总共行驶800km,一直在市区开,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偶尔空调。平均能耗166Wh/km,也就是满电能跑360km,在郑州冬季跑出这种续航还算满意吧。期待夏天的表现
外观-这个东西见仁见智,我觉得除了正侧面看有点像个鼠标外,其他角度都很帅特别的侧后方。路上回头率挺高的,有一次停在学校门口被一群小学生围观,其中一个熊孩子指着我车说特斯拉刹车失灵,顿时觉得大聪明不分年龄。
内饰-同上,个人喜好不同,好听点说是简约风,难听点就是毛坯房,哈哈。反正我喜欢这种不花里胡哨的内饰。音响效果也还不错。
【驾驶感受】
动力不用多说,标准模式下一踩就上头,副驾驶的妹妹特别喜欢。不过日常开的话舒适模式超车什么的完全就够用了,而且电门更容易控制些。感觉这个车的舒适模式的速度应该就是22款6.9s的标准模式,还好订的早。
噪音表现-市区里开感觉噪音控制还行,还没上高速体验过,不过本人开车就开网抑云听歌,这个对于我来说也无所谓了
操控-过弯超车都很有信心。
底盘滤震-可能开的好车不多,感觉这车的底盘没各位车友说的那么不堪,悬挂虽然偏硬,但是震动过滤的很好不会有廉价感。本身就是偏性能和操控的调教,肯定会牺牲一些行驶中的舒适度。
免费辅助驾驶AP很好用,开高架的时候用过,很省事很智能,而且可以调节和前车车距。过几天再上高速试试,据说也很好。
美中不足就是座椅舒适性感觉没之前的车好,比较短,包裹性一般。
【空间表现】
因为上台车是新CRV,空间魔术师不是盖的,所以乘坐空间上觉得就还好吧没其他车友说的那么神,5个人肯定没问题,就是个高的话后排容易顶头。而且前后排座椅都比较短,包裹性一般。
储物空间是真的不错,后备箱+前备箱+N个隐藏储物空间,出去野营烧烤什么的很轻松。
【最不满意】
没有什么特别不满意的地方,硬要说的话就是舒适性一般,主驾驶座椅调最低也偏高,而且车头太扁看不到头,停车的时候前面距离不好把控,还没有360。另外11月后提车被减配数据传输口,这个略有不爽
总结
总的来说不到30个大不溜买到这样一款车还是很香的,外观帅,动力随叫随有,操控好,储物空间大,用车成本极低,逼格也不错。稍微牺牲一点舒适性对于我个人完全可以接受。是一辆适合家用同时开出去也不会掉面的车。如果有充电条件,30万左右我想不到比Model Y更有性价比的车了。
另外关于5.6s和22款6.9s的问题,要我再选一次我肯定还选5.6。6.9标续的AMD处理器只是用于娱乐系统的,日常很少用到,谁没事在车里看视频打游戏呀,但是动力这个东西,平时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目前来看21款Y性价比真的挺无敌的,至于后续还有什么附加配置爆出来,只希望特斯拉别让我们这批21款韭菜被割得太狠就好
小家伙仔仔:保险什么价?
88章鱼弟:这车对比理想,哪个好点?超纠结,想给母亲买一个特斯拉,弟弟一台理想,到底哪个香啊
bin文武斌:同郑州,213等车中,求个微信群啊
一、购车经历:
选择电动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北京摇了近10年的号,之前一直是租赁油标八年,价格不菲,家庭摇号政策出来后果断组团轮候,轻松拿到指标。
选择特斯拉之前也对比了同价位的车型,试驾一圈,下来要么是油改电,要么性价比不高,要么驾驶体验不足,虽然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势头很猛,但是在三电技术还是智能化方面跟特斯拉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Model Y标准续航版国内上线的第一天就下定了。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还是很明智的,可以称得上性价比极高的理财车。
二、整体体验
【外观及配置】特斯拉购买省心在于没有花里胡哨的配置清单,无非就是车漆、内饰颜色以及轮毂尺寸。由于标续当时还在补贴线内,面临三选一的决定,最终还是选择颜值优秀的20寸大轮毂,黑色车漆决定改色为纳多灰,灰色低调不失个性,配合特斯拉大溜背,运动感十足,谁不爱翘臀呢?
【空间表现】大就是强!选择 Model Y 最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空间大!
本人180的身高,主驾舱的宽度和腿部空间虽然没有中大型 SUV 那么自如,但是绝对够用。尤其是便利进出适用于不同驾驶员模式比较赞。
后排乘坐舱空间方面,由于纯电平台,后排地板完全平整,给了后排更大的便利性,空间有了更充裕的表现。
后备箱空间方面,后备箱不仅容积大,还是分层设计,隔板面是隐藏的底仓空间,两侧的异性凹槽特别深,可以放不少杂物;对于喜欢露营的朋友,彻底解决了刚需,原来那些野外露营的装备可以一股脑的丢车上,说走就走;最重要的是后排放倒就是一张双人床,配合订制床垫,走到哪里睡哪里。
【续航及充电】Model Y 标续版官方nedc续航为525km,实际eap表显为440左右,经历过夏秋冬三个季节,温度对续航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在秋天应该是电动车最好的季节,基本能跑赢表显;冬天磷酸铁锂电池比较拉胯,加上日常行车在北京最堵的区域,实际续航在200-300之间,但即便是这样,还是能基本满足市内通勤需求。
关于补能,日常以第三方直流快充为主,配合特斯拉的超充。特斯拉V3超充功率可以达到200千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80%以上,速度非常快,但是价格喜人;第三方快充速度也能接受,一般在50-100千瓦,一般要超过1个小时,但是享受波谷电价,价格相对便宜。但总体来说,电车还是成本低,目前行驶里程11000公里,算起来大概每公里2毛钱?
【智能化】对于大多数人,特斯拉绝对是超前的智能化的代表,特斯拉智能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App远程控制提前预设温度,冬季融雪功能可以让用户暖心出发;剧院、游戏和KTV模式可以让你打发充电时的无聊时光;强大的自动辅助驾驶可以预知风险,辅助决策,更安全的出行保障;特斯拉还创新的推出了哨兵模式,爱犬模式和露营模式,让用车的场景进一步扩展。
最最最赞的是特斯拉的OTA更新机制,随时纠错的能力,不断惊喜的功能。
【驾驶感受】标续版5.6s的百公里加速虽然和同系相比稍慢,但足以吊打市面上90%的油车,线性的加速加上特斯拉的底盘调教,可以说动力随叫随到,操控指哪打哪,所以Model Y是运动和家用的集大成者;标配的Auto pilot辅助驾驶准确度非常高,能够精准的识别道路设施,周边车辆及行人,自动跟车和车道保持细节处理的非常好,非常适合高速及拥堵的上下班环路,保证安全的同时享受轻松舒适的驾驶体验。
三、不足和缺点
特斯拉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突出。反复诟病的改进点车主们基本达成一致。首当其冲是车内异响,座椅异响、安全异响,空调异响,刹车异响,后备箱异响...你能想到的它都占全了,车开起来真是百家争鸣。其次是车漆和轮毂容易损伤,车漆是真的薄,划痕真让人心疼,这也是特斯拉最喜欢贴膜和车衣的原因,另外无论是萌新还是老司机,轮毂肯定都会蹭,愿因就是特斯拉轮毂设计在轮胎之外,不蹭才怪,心疼+10086;第三就是内饰简单,俗称毛坯房,这也衍生了各种特斯拉配件,有用的没用的买了一大堆做软装,费钱又闹心;第四,就是车机卡顿,v11升级之后,阿童木已经带不动了,暴露出来的就是倒车影像卡顿,游戏卡顿,视频软件卡顿,自从更新后傲气雄鹰再也没有玩过,游戏手柄已经落灰了。第五,底盘真的硬,铺装不好的路面各种颠,配合车内的各种异响,真是有种城市越野的错觉。
四、选择特斯拉,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
亦车亦友,提车后就开启电动车的状态,和之前的油车相比,电动车生活更有了归属感,结识了很多车友,毛豆 Y 也陪我看了日出赏了银河,陪我远途奔袭,已经成了我惺惺相惜的伙伴,满电出发,永远在路上。
Vladimir22:纳多灰这个颜色挺好看的
丢一落五:纳多灰耐脏么
上进的风铃I2:请问您平时是露天存车吗?
对IT科技这块一直有关注,16年去试驾了特斯拉,那时候还只有Model s/ Modelx两款,都是百万级的豪车,对于才毕业的我望尘莫及。那个时候发了个朋友圈,希望30岁之前能够买一辆。今年年初跟老婆两人上班一辆车已经不够用了,首先就想到了特斯拉,最开始打算订购Model 3,除了续航稍微短点,后座空间小一点,没其他毛病。那时候看着旁边的Y就像个大胖子,感觉怪怪的。在路上看到了几次,越看越帅。后来网上一顿攻略开始做,续航秒杀3,后座放倒秒变床垫,对于隔段时间去趟川西的我们来说,太实用了。也不用露营担心刮风下雨(露营有些费电,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电)。SUV的空间,轿车的操控视野,就买它了。9.1日下订单,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预计10月底提车。后面销售通知,如果不管轮胎,预计多等一个月,犹豫再三决定换,给销售确认了两次,结果没给我报上去改订单,后面等了半个月,问她为什么App外观没有更新。销售表示换了轮胎怎么不好不好。给自己找理由开脱(此处内心省略一万字,打出来怕不过审)。后面想着19就19吧,因为喜欢往外面跑,5%-10%的续航对我来说也很重要了。坚持19黑色素车,再后来到了快提车的前一天,看到路边一辆黑色的Y积灰严重(夏天黑色更热)。在变态前一天。把黑色的Y改成了白色。11.20日顺利提车,前前后后等了90天有余。白色显胖,现在是越看越喜欢。
【驾驶感受】
开过朋友的宝马530几百公里,今年7月去了甘青大环线,特斯拉的驾驶感受给人很好,提速快,电门随便踩,有家充不到1毛钱一公里,一点都不担心成本高。在市区跑一脚店门出去,通过后视镜看后面的车子,还没过路口线。这种整套的驾驶体验是开油车体验不到的。
【充电时间】
自己提前长租了一个车位,安了充电桩,牵线109米,加充电桩安装费5000。有了家充真香,加油站都省了。(自己的车位的话,双十一应该就入了特斯拉官方充电桩,7400还有24期免息)
【高速/能耗】
前两天开高速回老家跑了一趟,充满电显示435KM,老家开回250公里高速,30公里小路,按照120标速跑,成南高速部门行驶缓慢,在100-110之间,后面敞开了跑,电脑开了一段,自己踩电门跑了一段。(交警叔叔不让说速度)能耗综合下来在140-150之间,很满意了。
【辅助驾驶功能】
开高速跑了一段,自己比较谨慎,开的时候不敢分心做其他的事。根据特斯拉的逻辑,双手要握着方向盘,但是脚可以放松了,白天高速的视野比较远,所以放心了松开。很满意辅助功能,比一般油车的定速巡航爽太多了。
【空间表现】
买这车的人,大多都看中了既可以奶爸车一样,没有足够的空间,也能有足够的动力,时不时让自己去“浪一浪”。双十一买了床垫,没时间去露营,但中午休息的时候,铺上床垫床套睡了一觉,露营模式一开,跟床上没什么区别,就是一张行走的床。
【最不满意】
吐槽的地方有四:其一、过坑坑洼洼的路面,路感非常清晰,就像没得过滤一样,乘坐体验不好。其二、后排座椅太短了,如果是长途,坐着一定会很不舒服。提车后跟朋友一起去了趟龙泉山,朋友直接晕了。其三转弯半径比较大,倒车的时候比其他车可能会多倒一次。其四、导航对比手机carplay太难用了,提车后开车去审车,因为导航就走错了路。当天下车后就定了个Carplay的屏幕,现在carplay导航,优盘或者qq音乐听歌,满足!
总之,就像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车。选定了它,那肯定是了解了它的缺点,但它的优点,却能带来更大的吸引力。OTA升级后,是又拓展更新了它的功能,这种体验一定是油车给不到你的。
最后,引用一句话:“科技最好的存在,就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希望每个小伙伴都能在这辆车上找到自己的快乐!
是谬谬呀:定个car play 屏幕是什么意思
杰森斯坦森999999:你加了氛围灯的啊?
好学小猫Dpa:油漆怎么样,也在考虑油漆问题
【结论】
车是好车,至于适不适合要结合个人情况来选择
个人情况:
1. Model Y 2021 标准续航后驱
2. 使用场景为每日上下班代步,市区内,来回约60公里
【购买历程】
Tesla 采用传统直营店模式,这和我们传统车企去 4s 店买差异非常大。 买 Tesla 的感受就类似于你去 Apple Store 买个手机这样简单自然:
1. 直接去商场内试驾(提前网上预约),试驾满意后线上交1000定金
2. 没有讲价流程,不用担心被坑
3. 排队等车,我等了1个月左右,到工厂店付清尾款,同时在线上操作买好保险
4. 自行开车离开,我有接近5年没开车了,tesla真的好开,我直接开了30公里回家
购买体验:⭐️⭐️⭐️⭐️
扣一颗星,因为要排队等待时间比较长。
【选配建议】
特斯拉选配很简单,不像传统车那么多配置,这里根据自己钱包还有需求选择就好。
除了车子的配置以外,官方还供选择颜色、轮毂,这两个我都选择标配,主要原因:
1. 颜色:官方车漆要8k,太贵。并且官方车漆很薄,不如后面自己贴改色膜
2. 轮毂:轮毂据说性价比很高,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个白色轮毂的样子,并且听说后续维护成本比较低,驾驶体验也更好
【外观空间】
我买的是 ModelY,几乎所有的朋友第一眼见到我的车都是感叹:「买这么大的车」Model Y 不仅仅外观大气,当你把后箱打开座椅放下,大家更是会惊叹内部空间的大。我作为一个1.8米的汉子,每天中午还能下去车里睡觉!
除了大以外,说说其他外观的优点:
1. 车子的造型没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个人是挺喜欢这外观的,但是显然 Model 3 会更帅点,Y 像是一个胖子
2. 车窗是无边框的,非常帅,看起来有豪车感
3. 全透明的天窗,坐在车里可以之间看天空,天气好的时候特别漂亮,隔离做的很好,不热
外观体验:⭐️⭐️⭐️⭐️⭐️
【驾驶体验】
买电车前,很多朋友给的建议是说电车顿挫感很强。但是事实证明,没有的事!只要把握好油门踩放力度,可以做到很好的驾驶体验。目前为止,坐过我车的人都说好!
除此之外我说几个 Tesla 比较好的体验的地方:
1. 加速度快,对于驾驶小白来说也算双刃剑吧,加速度快可以让自己更快远离大车
2. 智能化,远程空调、蓝牙钥匙、空调操控、自动巡航等等非常酷炫,而且实用
3. 音质特别好,几乎媲美上电影院音效了,坐在车上听歌简直是享受
4. 座椅空间大,无论是前后排体验都很好
5. 安全,防碰撞预警、转向防追尾、距离感应灯,新手的福音
驾驶体验:⭐️⭐️⭐️⭐️⭐️
【续航】
我买的车是432km的续航。因为我在南方厦门,冬天基本无需暖气,夏天空调也不会开的很冷,所以目前整体来看续航跟实际的相差不大。具体续航,我实际大概是这样的:
1. 上下班每天来回60公里,一般一周冲一次
2. 超冲站,一次冲满50分钟左右,大概80块左右,相比油价便宜多了
3. 如果有家用充电桩费用可以再节省到1/4左右
最后由于我个人情况,基本不会跑太远,当前的电量完全够日常实用。这里选择很看个人,比如你经常要远距离跨省跑,建议还是选油车省心!
续航:⭐️⭐️⭐️⭐️
【槽点】
我也得客观说几点近期体验下来不好的地方:
1. 原厂车漆薄,开了3k公里已经有一些地方估计是碰到石子掉漆的情况
2. 停车不开后也会掉电,一开始一两个月我基本没怎么开,但是停车着时不时一周也给我掉了10km+的电
3. 维修真的贵,我的右车门不小心磕碰了下,没走保险问了下修理要3k。所以,Tesla车主们有问题真的要记得找保险
【购买建议】
1. 明确自己的主要使用目的,我主要在市区里代步使用,这占据我99%的使用场景,对于1%的情况下需要长途我可以选择租车,或者高铁飞机等。这1%不应该干扰你的选择,可是很多人会受到朋友这1%的建议而错误选择。
2. 使用成本,有人说「买宝马的人,还会在意那点油费吗?」我觉得这个命题是错误的。目前油价上涨有目共睹,是否应该在意油价还应该看你每天的通行距离。还得考虑下电车的保养费相对较低。
最后,我想说买车这个事情一定要独立思考。作为一个小白,我也咨询过很多亲朋好友,每个人给出的建议都是不一样的,有让我买先便宜买辆二手轩逸练手的、有建议一步到位买辆B级车的、有的建议买BBA入门款,但是几乎没人建议我买 Tesla,可是最终我结合了自身的情况选择了它,不管对错,但至少是自己深思熟虑下的选择。
其实不光选车上,人生的很多情况都是一样的。愿我们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能够自我思考的人!
酒精考验的战士0099:你扣的那一颗星,现在应该愧疚地给人家添回去。
才等一个月就扣一颗星,你让我们这些已经等了九十天的人最后怎么办?
泰妍19890309:成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光听身边人说。身边人又不了解,能给出什么靠谱建议。南方,上下班来回100km,家充条件允许,不买特斯拉买啥
用户5745838567185:不值这个价格
【购车经历】
来深圳不知不觉已经5年了,虽然一直有想过买车但因为上下班地铁也方便,而且养车经济成本不低,因此没有很强烈的需求,直到孩子出生后就把买车提上日程。
原计划一直是买油车,无耐两个人摇号三四年都不成功,如果拍牌,GLC、X3最低配都得奔着五十万落地了,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电动车。
因为面向家用,主要考虑SUV:特斯拉MY,蔚来ES6EC6,宝马IX3,福特电马 。当然轿车也不是不考虑,小鹏P7,特斯拉M3,比亚迪汉。
虽然列了那么多,实际只到店看了P7,ES6,MY。蔚来给我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但价格实在劝退。小鹏中规中矩,本土化做的不错,但没有太多惊艳,不过国产品牌的服务确实要好,销售每隔一小段时间就推荐线下活动,态度殷勤。试驾后选择了MY,某日在商场看了一下再上路跑了几分钟就下定金了,感觉对上了就这么简单。
最终等车三个月,完成提车。
【空间表现】
MY的储物空间实在是大,第一次打开后备箱十分惊讶,乘坐空间对我而言也是绰绰有余,整体比M3还是要好很多的。
【外观】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个人是很喜欢MY的外观,溜背车身充满运动感,但老婆就觉得比较丑。
【维修成本】
尚未维修。据同事反馈,不便宜。
但是被隔壁车开门刮掉漆了,实在是晦气,还没去处理。
【驾驶感受】
传说中的指哪打哪,操纵性很不错,加速灵敏,市区红绿灯起步迅速,驾驶体验很好。
但悬挂确实硬,过个减速带或井盖啥的会不由得怀疑人生,这方面的乘坐体验较一般。
【续航】
这其实是我最关心的。
新车几天下来基本是1:1,表显435km开435km应该不成问题,高速长途跑了几趟,基本能耗都能够在131或以下,因此达到表显续航问题不大,市区驾驶就更省电了。一方面可能是我开车比较温和的缘故,另一方面深圳近段时间的气温也比较舒适宜人。
总体来说续航还是很满意的。
【提车价格】
丐中丐,27.6。后期再做一些简单的改装如改色之类吧。
特斯拉比较让我满意的其中一点是直营无套路,不用像传统4S店那样扯皮谈价格。
【辅助驾驶功能】
走高速使用还是挺方便的,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脚。
【充电时间】
小区楼下外围地面就有某橘的快充,其实还挺方便的。大概1小时以内可以从30%到充满。地库也有慢充,价格会偏高一些,但会比较省心,直接停车位一晚上充满不用考虑挪车啥的。
尚未体验特斯拉的超充。
【最不满意】
谈不上最不满意,算是一些缺点吧。
1,漆面软,轻易就被刮花,用一段时间打算改色算了。
2,悬挂硬,舒适性稍差,普通公路振的不行。
3,风噪大,隔音差,跑高速的噪声有点大。
4,内饰差,十万左右价位汽车对应的内饰级别。
5,车机有点卡。
alcool356:你是20几的,几时购买的几时提车
摸摸摸摸摸痘歪:同深圳 同样的买车历程和考虑…平安夜提的my,不后悔,只是有点纠结提蔚来也挺好的,其实蔚来双电机 大空间 这个价格不算过分,想想my长续的价格,可是搞那么多选配走bba套路,这一点真心劝退
程奕辰:还是帅的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抽个时间和车友一起分享一下故事?,先说说自身的情况,本人现居桂林,96年大学毕业三年了,在桂林工作,其实本身用车的时间不多,上班地方走路五分钟即可到达,买车说实话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一个梦想,早在年初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提了宝马三系,奥迪A4L,凯美瑞之类的性价比很高的车,自己说实话不想是不可能的,当时关注的是奔驰新C,反正每天做的就是上懂车帝看看新闻上市时间,等到上市还是无奈于价格方面放弃了奔驰C,现在步入正题说说特斯拉吧!
【购车经历】
特斯拉新闻说的太多了,我之前是通过懂车帝添加南宁工作人员,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问了一下车子的具体情况,刚好桂林这边在八月份的时候有个试驾,利用上班空闲时间去试驾了一番,其实也没试驾出什么,估计也就15分钟左右,体验了一下地板油,后排空间,自动辅助驾驶,内饰,后尾箱空间而已,你说有什么感觉,简单,简单,真简单,当时没有下定,后面是销售人员的督促下在八月底交了一千排队等车,其实都已经忘记了,十月底的时候拉群说车子准备到了,十一月得到确定消息24号车到南宁,内心的激动还是无以伦比,26号选好日子提车,从南宁直奔老家全州,500多公里到家!
【空间表现】
1、内饰极简主义,接受后反而有一种简单美
2、外观拉风时尚,适合我们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是有点短
3、后备箱空间大,回家后6桶大烟花不在话下
4、油门给力,5.9秒破百,超车毫无压力
5、针对后排,个人认为自己开车你会自己坐后排吗?前排空间优秀
6、方向盘座椅加热,无钥匙进入,电动尾门,哨兵模式都是智能化,无需选装
7、充电速度快,一点不用担心续航里程,桂林这有超冲,也有其他充电桩
8、驾驶感受真的是操控和五十几万的车没什么区别,方向盘厚重,指哪打哪
【最不满意】
有几点最不满意
第一,车漆真的薄,从南宁回全州,高速路有一段水泥路,有小石子飞溅上来,可能会划伤车漆,果断一周后贴了车衣,一万多。
第二,无框车门虽然拉风,但是关门还是需要有点力量才可以关上。
第三,需要准备挡泥板,很多小东西要买,分层储物盒,垫子,上车地方都是毛绒容易脏,喇叭声音不好听?
【续航】
续航像我从南宁到桂林,到来宾补个电即可,上个厕所功夫就充满了,最好自己安装一个充电桩,因为电池还是对充满电的状态比较好
像动能回收真的很棒,开始以为不习惯,几个小时后完全不用刹车了,提车两周,踩刹车没超过十次,只有在紧急情况才会使用!
最后给出总结,这一款车都已经销售几十万辆了,我当天交付一天好像有三十几位车主交付,根本不用担心有很多问题,买车不需要买别人喜欢的,自己喜欢就好,特斯拉可能真的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后期陆陆续续分享一下用车体验,欢迎提问?
大号香煎蛋:好家伙,一个屎拉一个小时……多吃点蔬菜可以缓解便秘的,要不然香蕉也不是不能用
用户8447002535581:我全州农村的,订的Y,院子里刚好有380V的电,准备先装充电桩。没想到这上边还能遇到这小地方的老乡
冰痕看车:在桂林工作三年能拿下这个车 已经超过90%桂林人的收入了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Y 标准续航后轮驱动版

4分“优秀”摘要
1,悬架偏硬是性能车的要求,但是不符合家用车定位。2022款改进方向整体上较符合国内市场需求;
2,外观设计敷衍。为了提高与Model 3的零部件车产线通用性,牺牲了外观审美;
3,Y和3的定位是家用车,不是大玩具,它不适合用来装逼;
4,2021末和2022款装配工艺已经没有明显短板;
5,品牌美誉度负值;
6,从供应链和受益角度来讲,Modey Y更像一辆国产车。
正文
Model Y标准续航班车主,5.6秒版本,2021年底提车,至今里程…不到3000公里吧,毕竟不需要通勤。不废话,直接说结论:
Model Y是一辆运动向的家用车,它身上有典型的美式思维特点,在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平衡上不符合中国市场需求。2022款的改版是对这个平衡性的调整。
除此之外,它在其他角度的表现都堪称优秀。
动力
百公里加速5.6秒,我觉得在国内公路环境下日常使用足够。这是电动车的天然优势,不算特斯拉Model Y的独有特点。
实际上提车以后一直用舒适模式,前几天才改成标准。即便舒适模式下,也很少会被路上的慢车集团堵住。刚改成标准时适应不了骤然加大的扭矩,起步会有闯动,100公里后习惯,加减速可称丝滑。
续航
总里程2500公里,穿越深秋、冬春和初夏,从不吝惜空调,高速平均116km/h巡航,快速路80到90,高速和城市里程比例可能超过2:1,平均能耗在150kw/h左右,续航400公里压力不大。
城市工况能耗通常在120kw/h以内,续航450压力不大。
底盘
底盘很整,我只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因为我开过的车不多。
悬架
我知道很多人评价说悬架像板车,这个我认可,尤其是后排舒适度很差。朋友坐过副驾驶以后,再也不肯坐后排了。
但我并不认可这个悬架质量差,只能说它是运动向调教。急刹车和快速起步时,车身很稳,没有点头和抬头的感觉,这是不是悬架的功劳?
后排舒适度和前排差别很大,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是一台“美式思维车”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人后排不拉成年人啊,只拉小孩子,而小孩子普遍对舒适度的要求不高,对震动敏感度不大。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大,成年人即便五六十岁也自己开车,不像国内的家用车,后排要拉同事、朋友、爸爸妈妈、老丈人和丈母娘。
2022款Model Y降低了动力,调软了悬挂,增加了后排双层夹胶剥离,我认为这个调教方向是对家用场景的妥协——尤其是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妥协。欧美市场托了中国的福,不用谢。
很多2022年提车的车主对零百从5.6降到6.9很不满意,觉得“没有了灵魂”。我认为这种调整是家用定位车型的必然趋势,调整的依据也必然来源于对后台收集的车主使用数据的分析。
正如我,提车以后一直用舒适模式,那5.6和6.9的区别在哪里?还不如把悬挂调软,让乘坐舒适度调高一些来的更实际。我想这就是产品经理的思路。如果后台数据反应大部分车主起步不会用地板油,不会深踩油门,那再高的零百都是浪费。
宝马3系的改款方向同理。很多人对去掉防倾杆意见很大,其实3系在国内的定位不是“宝马的灵魂,运动之选”,而是“买不起5系的退而求其次之选”。宝马3系在国内就是一辆家用车,这种产品定位可能也偏离了引进的初衷,它是由国内车主的后台大数据决定的。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降低动力是调软悬挂的必要前提条件?毕竟动力太猛的话,起步抬头很难避免吧?个人非专业看法,欢迎讨论。
NVH隔音
差评。速度跑到100时风噪就很明显了,120那简直跟风洞似的。不符合30万价位的应有表现。
这其中无框车门要背很大的锅。
我认为这也是美式思维的锅,无框车门除了酷一点以外,有其他现实功能么?
空间
空间没的说,A级车的车身长度、B级+的空间表现。国人正常体格驾乘体验应该都不会局促。
载货空间也很可观。前备箱能放登机尺寸的行李箱,后排座椅放倒以后,后备箱能睡人。
后备箱这个设计思路,也是典型的美式思维。亚洲车主应该很少有在车内放滑雪板的需求。把后排座椅加长5公分,再往后挪一点也不会明显顶头,但是美国人就不这么干,大概因为在美国只有小学生才坐后排…
外观
很难看,尤其是侧面。车头像个铲子,太短平了;屁股像发情的母猫,撅的老高。很多车友说明Model Y像个大鼠标,一点没错。
这一切都是因为,Model Y不是独立设计的产物,它是在3的基础上简拉升高度之后搞出来的。
“简单”这个形容词可能不太准确,毕竟再简单也是经过了大量的可靠性测试。有数据表明Y的安全性、风阻系数等数据都很优秀,但这不能否定它的外观设计很敷衍。
敷衍到什么程度?在车身拉高以后,3的安全带长度不够Y用了,为了最大化地实现产线和零件通用,特斯拉甚至懒得重新搞一根,直接在底端加了根金属扣……
想太多1198:这天幕不热?
Man风铃:一年续航不到一万公里买电车我是理解不了的
用心流浪地球:续航里程我观察19的要比20轮名字多不少呢!是不是当初选错了!
作为一个用车接近一年,行驶里程达到3万多公里的特斯拉modely车主,来分享下我的选车、用车心得。
首先从选车方面谈,作为一名89后,对电子产品和新生事物兴趣比较高,最开始了解到特斯拉还是之前的百万级别豪车,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遥不可及。本人上下班通勤往返距离130公里,之前一直开的是2015款昂科拉,五年多下来也14万公里了,从提升生活品质和节省用车成本两个角度考虑决定换车。在19年关注蔚来,那时候特别迷,喜欢蔚来的设计,也去试驾过,在2020年也差点就买了,但是最终还是错过,错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较工薪阶层来说蔚来价格确实高了,还有一方面就是对他的技术信心不足。标续上市后,觉得性价比特别高,就想下定,最终去试驾了以后看到标配ap,觉得特别好用,就立即下定,终于在9月4日提车。
第二从用车环境以及用车成本角度谈,电车属于新生事物,目前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电车很好,有人认为怎么样都不会换电车。我个人觉得买与不买,主要在于你的用车环境,比如我个人来说,每天上班通勤距离130公里,节假日回老家单程300公里内,小区和单位都可以安装充电桩,那用起来真的很香了。目前行驶里程33000公里,没有做过保养,基本没有用电焦虑,在家里和单位都有慢充桩插着。充电费用估计没超过1000元,迄今为止还没有做过保养。换算成原来的油车,保守估计加油和保养应该在22000元左右。对于大家一直说的保险问题,目前我首年保险6200,去年出险一次,今年保险报价6500。个人觉得还是很香的。
第三从车辆外观内饰及驾驶感受来谈,个人不是太喜欢Y的造型,更喜欢ec6和001的外观,觉得Y就是3拉高了,没有上面两款设计元素更多。内饰只能用简洁来说,但是个人很喜欢这种简洁的感觉,虽然身边80%的人都评价为毛坯房。对于驾驶感受,感觉底盘扎实、操控感强、过弯超车比较稳,5.6的加速真用不上,提车就是舒适和保持模式,平均能耗在128,开车比较缓,没有急加速和急刹车的习惯,结合能耗基本续航能做到跑赢表显。关于AP,只代表个人观点,因为自己用车环境上下班有一段20分钟路程的快速路,所以每天上快速路的时间就是我放空听歌的时间,很喜欢。但是ap永远只是辅助,切记切记。有次一次就是高速上左侧车道修路,自己没注意,余光瞥到后强行拉了方向盘避开了,非常危险。
最后,我想说的是车无完车,要从每个人的用车环境考虑,modely对我来说真的很实用,空间大、费用低。特别要说的是,这辆车可能都会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现在更多的时间都是节假日周末开车带家人出去周边转转,目前去过两次安吉,一次黄山一次婺源,近的就不说了,祝大家都能遇到合适自己的车,用车愉快。希望大家多交流用车心得,少点争论和偏见。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只是我们用自己的收入去买了一台合适自己的车。
用户6356405860282:垃圾车,特斯拉
Man风铃:反正日平均行驶里程超一百公里,年行驶里程超两万公里电车是首选。
JamieFF:下次发评论调整下段落谢谢
上一篇忘记选车主信息了,重新发一下
【购车经历】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我从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报道的是一枚火箭居然要带着一部汽车上天空,心中猜测:又是哪个车企的虚假营销时,得知原来是美国一个名叫Space的公司,它将研发的Roadster特斯拉跑车送入外天空,这种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却成为了现实,科技科幻也成为了大家对这个品牌的印象,特斯拉也相继推出了Model S、Model X售价高达百万级别的高端电动车,用车成本、加速度、科技感可以说颠覆了世人的认知,特斯拉通过电动汽车彻彻底底地降维打击了人类研究百年的汽车。内燃机时代终将结束,这场工业革命被特斯拉拉开了序幕,而Model3和ModelY的出现,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幸能体验到特拉斯,在中国居高不下的油价面前,购买一辆跑得又快又经济的电动汽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Model Y的出现深深的吸引了我。帅气的外观,溜背的侧身,像一个黑武士一样唤醒了那颗买车的内心。百万级别的才拥有的加速度,车内随时能放倒的后排坐椅并在露营时能开启露营模式休息,这就是我选择它的理由。
【提车价格】
裸车27.60,加装了8000的黑化轮毂(这个选配性价比非常高),同时很庆幸自己能在涨价之前买了,相当于买车还赚钱了,后来涨价的原因是因为芯片和原材料镍价格暴涨导致的,甚至特斯拉公布了公司数据,一辆车能赚6.8万,真的夸张
购置税0哈哈,电动车,美滋滋
保险8000多
【用车感受】
Model Y,官方零百公里加速5.6s(后来居然停产了,并且加速只有6.9s)三十万价位的Suv,可以说同级别没有对手,并且你根本不需要去担心如此快速度带来的高油耗,能够随时得暴力驾驶,用力踏下电门的那一瞬间,能够瞬间感受到推背感。
颠簸感会比较明显,属于比较运动的车,这个驾驶感受建议大家自己试驾感受
我特别喜欢特斯拉里面的一个功能,就是语音可以输入“吼吼吼”,或者在玩具箱里面找到圣诞节模式,然后特斯拉就会变成雪橇,然后你开车有雪花飘下来,同时如果你打开转向灯的话还会有鹿的铃声,反正里面的可玩性很高,大家可以通过喜欢自行设置
OTA YYDS,这太体现一个车企的前瞻性,在OTA方面,宝马推送给用户的信息和祝福这方面表现的很好,而让汽车成为你的玩伴,或者等你有钱购买自动驾驶了,它就在那等着你,这是很多车企做不到的,这里点名批评一下某克,车辆换代甚至连车机供应商都换了,这对待老用户不太友好……
【不满意的地方】
1:车的内饰豪华感不够,网络上大家都说特斯拉的内饰是毛胚房,其实确实,相比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内饰高端的氛围感不够,因为特斯拉没有氛围灯(虽然可以在外面改装),但是怕拆装了之后有异响,我更希望原车就能有。最近很火的ET7,内饰的木纹等细节也比Y高级,但是作为江淮汽车,哈哈哈哈,那个50万售价也是相当感人
2:人机工程学对我而言不习惯,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开始接触特斯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开门、启动等,特别是后视镜,我有点接受不了还要去屏幕里面按来按去才能调的。然后还有就是没有仪表盘,基本上所有的信息内容都在这一块大屏,有时候想看一些车辆数据,头要侧到右边去瞄,所以现在开去不熟悉地方的话还是得开导航的语音,不然很容易超速和错过路口
3:前几天突然热起来了几天,当初幻想在夏天,打开空调,透过这个大大的天窗,露营后看星星的浪漫场景。但是最近让我感觉到的只有热!然后一进车内,坐到那个不用加钱的黑色内饰,wtf?真的晒,感觉太阳和紫外线就一直跟着我,不过后期打算去贴天窗冰甲或者买个遮阳帘,不过会不会有点丑?有小伙伴分享一下经验吗
4打转向灯声音有点小,本人比较喜欢操控的感觉,感觉车子给我的反馈不够
5 后排乘客舒适度较差,座椅短,悬挂属于是比较硬的那种,并且有颠簸感,不过主打得就是运动,要舒适这个价位老头乐——雷克萨斯表现会更好,所以驾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驾驶技巧
6噪音,见仁见智吧,不可能啥都给你
最后:其实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特斯拉每次的财报都是很惊喜的,同时特斯拉也不收取专利费用,让汽车工业发展得更好更快。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估值能那么高的原因吧。对于我们用户来说,不得不说,新能源电动车的出现对于燃油车是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让大家能体验到百万级别加速度与这样的空间,确实是一种享受。但是对于国家来说,特斯拉这个公司是对我们有威胁的,马斯克的超前的第一性原理,对世界任何事物的效率提升都是有帮助的。希望我们车企未来能够在良性竞争下,快速成长,加油
小龙人的江湖:猜猜为什么特斯拉开源 却没有一家去用他的
大金鹿4s店:是打击,但绝对不是降维打击
购车经历: 家里有一辆09年买的老天籁,2.5升 V6 到现在开始了12年。 期间一切正常,没有出现过什么大毛病。 不得不佩服以前日本车的质量。本来奔这着毛豆3去的, 到店以后 两个车往那一放, 一看。 对比一下 Y的空间更大,更霸气点。都试驾过 果断选了毛豆Y 试驾了两次。觉得加速真的非常给力。就下订单了。之前考虑过宝马3系 觉得意义不大,和天籁比起来,没差多少。就外观帅气,果断放弃。九月六号下的订单。 十月二八提的车。 期间换选了20寸轮毂(20寸真的贼帅,不后悔, 本来想选装白色内饰,考虑到19换20寸以后不能换,就没选了。) 本来说11月初才能提车, 提前了, 枯燥的等车日子提早结束。
充电: 等车期间装了充电桩 8000元加43米的线 一共花了一万多, 心疼。 三相电 充满四到六个小时。 期间需要到电力公司申请, 网上国网提交资料。 第二天就过来勘测了。 整个过程很快。特别一说 需要提供房屋证明, 房子是谁的, 电表要就要用谁的名字去申请。
用车体验:取消了仪表盘,没有不适应,反而更专注于开车。 加速特别的直接, 动力随叫随到, 没有迟疑。 加速特别快,目前一直用舒适模式, 偶尔带朋友,体验一下标准模式。 避震确实有点硬, 但是能接受。 车内整体布局简单但是有很明了,好用。 内饰实际上看起来也不会难看。
驾驶体验:很明显区别于油车的加速,遇到前车急刹, 系统总是马上提醒。 回头率特别高(小城镇,没几辆) 标准模式的加速, 让朋友们都很惊讶。
最不满意: 后视镜太小了, 倒车不方便。 有点共振, 耳朵不舒服。
Cat1111:我是用11款天籁置换了y
温暖68348506:是真车主,我是头晕耳鸣
半夏27375:10年君越+Y,油耗地狱到天堂的感觉
【购车经历】闺蜜19年底买了进口版M3,除了每次降价的时候日常骂骂,其他用车体验非常好,尤其不用限行,这一点非常吸引我,这次换车也是比较偶然,10月中旬某天加班后去附近商场吃饭,电梯口就是特斯拉门店,进去了解了一下,回家想了两天就付了定金周末再去试驾,第一次试驾感受就是不习惯动能回收的感觉,一松油门就是急减速,右脚还需要多适应平衡,但是对于十年驾龄且驾驶感觉还不错的女司机来说,不成问题。
【个人情况】坐标成都,用车场景就是日常通勤,偶尔跑个近郊玩儿,最远跑个乐山(来回260㎞左右)不会开车出省。
【优点分享】
1.不限行:日常工作通勤平均每天70㎞,包含下班后去瑜伽馆上课,所以限行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2.很省钱:家里有车位,安装了特斯拉的充电器,双十一下单,7400元,24期无息分期,安装没有超过40米,而且成都从2022年开始家用充电桩实行峰谷电价,所以,真的很香!23点定时充电,冬天0.23元一度,夏天0.17元一度,现在跑了2800㎞,电费120元。不用再为油价上涨而心痛了……
3.动力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真的是没有你超不了只有你不想超的车,在城市快速路上,划线清晰,开辅助模式也很省心(但要保持开车专注,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其他人或者机器)
4、空间大、冬天开着座椅加热➕露营模式午休简直棒呆。
【缺点分享】
1.真的颠:平时开三环这种路况很好的城市道路一点都没感觉,很丝滑,但是某天走了牧华路……才知道,烂路真的是种考验,不过我倒是能接受,毕竟烂路是偶尔走,丝滑是常态。
2.座椅短:当时购车和等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缺点,但是我的心态是:我又不坐后排,哈哈,所以完全不介意,这次春节跑近郊游(青城后山、黄龙溪这些)家里人觉得短途坐着也还好。
3.车屁股:是真的宽,占道停车的侧方位真的容易蹭轮毂和脱胎,这个只能说自己多练练,让技术更过关。
4.后视镜:三个后视镜都挺小,尤其车内那个,因为是掀背款的车型吧……无论屏幕有多大,我还是喜欢看后视镜观察,包括变道、倒车,不过适应➕谨慎,整体也还好。
【关于车漆】我本来就不喜欢黑色,但是也不愿意花八千选配其他并不怎么好看的原厂色,所以提车前就选好了改色膜,液态金属银、天窗➕玻璃窗都贴的威固隔热膜(女司机的美貌需要呵护(˶‾᷄⁻̫‾᷅˵)
暂时写到这里,以后有更多用车心得也会不定期更新,感谢在我等车的70多天里(10.21下定,1.8提车),车友圈里其他车主的热心分享~所以我也花点时间把用车心得分享给大家
等车的第一天:M3一般特指宝马
Mr.Luo\_:以为是m3的贴子呢,原来是个电车,走了走了
喜欢奥迪的老大叔:到二仙桥吗!
【空间表现】
空间表现没得说,不论是后排还是储物空间,在同级别当中就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续航】
续航满打满算只能跑300左右,不知道是冬天的原因还是平常踩的比较凶
【充电时间】
快充一小时从0-100,不是特别快但是能接受吧
【智能化】
有了小y,出门就没带过车钥匙,一部手机解决所有,但是如果对比国产新势力电动车的话,在智能化程度上基本没有优势,比如语音,特斯拉基本上不能用,自动泊车,也是花钱才能用,但对我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最不满意】
1.做工,本来就听说特斯拉做工差,但没想到会这么差,主驾的门关了跟没关上一样 ,各种缝没对齐
2.异响,提车第一天就发现主驾头顶遮阳板处有异响,滋噶滋噶的声音,时有时无,尤其走烂路会明显一点
3.没有360全景影像,只有倒车影像和两侧摄像头,有时候前面有障碍物会容易看不到,都已经这么智能的车了,想不通为什么没有全景
【购车经历】
因为之前开惯了性能车,四缸到八缸的性能车有幸都拥有过,所以想换电车的时候是只考虑3p的,完全没考虑过y,直到去试驾了y,动力很惊喜,尤其是低速行驶的时候突然地板电,甚至有种动态弹射的感觉,再看看3p,除了一个快,感觉其他啥也没有了,而且有了孩子,家里还有台双门车,再买台小车有点说不过去了,综合考虑还是定了y
【提车价格】
没涨价前定的,27.6指导价,5.6s的版本,真香!
【驾驶感受】
对于开惯了性能车的我来说,起步推背感不是很强,但是越踩越有,有种大排量自吸那种动力源源不断的感觉,中低速的时候地板电,推背感极强,只要不是飙车党,动力完全够用,操控也是指哪打哪,转向非常精准,地盘支撑性也很好,感觉完全就是性能车的设定
【乘坐体验】
家用还是完全可以的,除了悬挂硬了点,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优点
慕尼623:有低频共振情况吗还?
用户5410754894108:遮阳板你解决了嘛
Auggie:纯小白问,异响是怎么发现的